【題目】中國科學院某研究所遙感與地面監測表明,過去20年間,青藏高原內陸湖面積由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完成下列問題。
【1】內陸湖面積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地殼抬升 B. 氣候變暖 C. 下滲減弱 D. 河道淤積
【2】內陸湖面積增大會帶來( )
A. 生物多樣性增加 B. 蓄洪功能減弱 C. 湖水鹽分濃度增加 D. 通航能力減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材料,回答下題。
通過政府的大力扶持,1998年德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生產大國,是全球風能利用最成功的國家。
簡述德國發展風電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信息系統即GIS,是依靠計算機實現地理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系統。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GIS區別于其他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標志是( )
A. 解決與分布、位置有關的問題
B. 模式分析,揭示各種地物之間的空間關系
C. 儲存龐大的空間數據,不能隨時制作電子地圖
D. 進行各種空間分析,以模擬區域內的空間規律和發展趨勢
【2】屬于GIS可視化表達方式的是( )
①虛擬現實
②硬件
③地圖
④軟件
⑤多媒體
⑥三維視圖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⑤
【3】GIS處理的對象是( )
A. 硬件
B. 軟件
C. 數據
D. 人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秋天,是水稻豐收的季節,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滿了需要晾曬兩周的稻谷。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使水稻中決定營養成分的干物質積累豐富。脫殼后,米粒飽滿堅硬,色澤清白透亮,這是中國最好的稻米,需要經過138天漫長的生長期。”這是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關于黑龍江五常大米的描述。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黑龍江五常大米成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的優勢條件是()
①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②作物生長期長,有機質積累豐富
③熱量充足、適宜喜熱作物生長 ④土壤肥沃,化肥用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促使黑龍江五常由“種稻禁區”轉變為全國最好的稻米產區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棚種植技術的發展 B. 優良水稻品種的培育和引入
C.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D. 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
【3】關于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向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山區應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
B. 西部草原區應當立足多元特色農產品的發展,實現“立體開發”
C. 發揮土地資源優勢,高強度推進農林開發,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農業生產基地
D. 平原地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的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10年3月,國家測繪局展示威海三維城市導航圖,在這個三維圖中大到威海市的山山水水和所有建筑物,小到這座城市的每一株植物、每一盞路燈都得到了原貌重現。“鼠標輕輕一劃,電腦就可以自動顯示這個城市任意一條街道的長和寬,把人口信息疊加進三維圖中,電腦還可以自動分析出城市哪里是人口居住密集區,哪里的醫院應該有多少張床位,哪里的商場、幼兒園應該有多大規模,這對城市規劃大有好處。”
材料二 近幾年“數字中國”不僅僅初具規模,而且正在從二維走向三維,變得越來越生動。以農業為例,它在農業信息遙感、太空農業等方面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一些國家利用資源衛星進行農業資源調查、作物長勢和產量監測等。例如,美國利用資源衛星在估測本國小麥產量的同時,還對其他國家小麥產量進行估測,根據所得數據制定生產布局、儲運、加工等計劃,確定對外貿易策略,由此每年可獲利數億美元。
(1)關于“數字中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多選)( )
A.方便查閱我國某地區的三維地圖及地圖信息
B.可以對我國高山冰川、海岸線的變化進行監測
C.可以直接治理和防止各項污染
D.對地物相關信息的分析采用數字化處理
(2)根據材料推斷,“數字地球”相關技術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可做哪些工作?
(3)在全球問題的研究中,除農業外,還有哪些領域可以利用“數字地球”的相關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陜西省安塞是一個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科學工作者對這一地區水土流失的研究發現,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總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整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 史前以自然因素為主,現代以人為因素為主
B. 史前及現代都以自然因素為主
C. 史前及現代都以人為因素為主
D. 史前以人為因素為主,現代以自然因素為主
【2】黃土高原地區輪荒制度盛行的結果是( )
①穩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壞,林草種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人類活動與水土流失的關系是( )
A. 人類活動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會引發水土流失
B. 人類活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 人為因素是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類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 人類只能減輕或者減緩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蓮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藥用價值相當高,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無不為寶,都可滋補入藥。蓮藕在我國分布十分廣闊,資源豐富,從東北大地到海南島,從東海之濱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蹤跡,栽培主產區在長江流域和黃淮流域。
材料二 湖北蓮藕種植面積及產量居全國第一,且品質高,湖北菜“排骨藕湯”久負盛名。但大多只低價(均價4.00元 /Kg)外銷泥巴藕(帶泥的藕)。
材料三 “夏采蓮子冬挖藕”。每年的冬季,在湖北嘉魚縣,有來自湖南、安徽、廣西、江西、湖北等地近千農民,他們以湖為家,結隊組合,哪里有藕挖,就到哪里挖。
材料四 藕有兩種,一種叫田藕,是專門在田地里種的藕,水很淺,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涼拌或清炒最為合適,上市早;一種叫塘藕,是深水塘里種的藕,淀粉含量較高,糯而不脆,適宜做湯,上市遲。
(1)簡述挖藕主要在冬季的原因。
(2)結合材料分析塘藕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
(3)試分析湖北蓮藕外銷價低的原因,并提出兩項解決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人們把森林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我國三北防護林的作用主要是
A. 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B. 美化環境、調節氣候
C. 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D. 提供木材、供應林產
【2】交通道路綠化帶的主要作用有
①放氧除塵、吸毒殺菌
②降低噪聲、減輕污染
③防風固沙、保持水土
④劃分車道、隔離交通
⑤提神醒腦、減少事故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遏制單位 GDP 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現象,中國正在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節能 風暴,由此引爆節能市場無限商機。據專家測算,工業、建筑、交通三大領域所蘊涵的 節能商機將近 3 萬億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科技的發展對能源的影響是
①能源的種類不斷增加 ②能源的消耗結構日趨多樣化
③非可再生能源變為可再生能源 ④各種能源的蘊藏量不斷增加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當前我國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①能源地區分布不均,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在地區上不平衡
②人均能源占有量低
③能源利用率高,單位產值能耗高
④能源消費構成不合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