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陜西省安塞是一個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科學工作者對這一地區水土流失的研究發現,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總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據此回答以下各題。
【1】整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A. 史前以自然因素為主,現代以人為因素為主
B. 史前及現代都以自然因素為主
C. 史前及現代都以人為因素為主
D. 史前以人為因素為主,現代以自然因素為主
【2】黃土高原地區輪荒制度盛行的結果是( )
①穩定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產量 ②土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衰竭
③林草植被遭破壞,林草種源能再生 ④水土流失加劇,生態環境惡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人類活動與水土流失的關系是( )
A. 人類活動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會引發水土流失
B. 人類活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 人為因素是現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類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 人類只能減輕或者減緩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特點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也存在差異。此據比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兩個區域,回答以下各題。
【1】有關這兩個區域農業生產活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長江三角洲屬于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
B. 松嫩平原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
C. 長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兩年三熟為主,松嫩平原則一年一熟。
D. 長江三角洲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的西部適宜發展畜牧業。
【2】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
B. 當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時,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 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D. 在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超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供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較。
北方民居 | 南方民居 | |
方位觀 | 正南正北方位觀強 | 正南正北方位觀弱 |
墻體特點 | 墻體嚴實厚重 | 墻體輕薄 |
房頂坡度 | 坡度較小 | 坡度較大 |
房檐 | 窄 | 逐漸加寬 |
房屋進深和高度 | 小 | 逐漸加大 |
建筑成本(同等面積) | 比南方高 | 比北方低 |
房屋間距 | 大 | 較小 |
材料二 中華美食源遠流長,有眾多的菜系和各式風味,北方菜以鮮咸入味,南方則以甜香著稱。山西人愛喝醋,四川、貴州、湖南的人則以“不怕辣”聞名。
(1)從材料一可以看出: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強,墻體嚴實厚重,反映北方氣候__________________。房頂坡度由南向北逐漸__________,反映了我國降水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點。房屋間距北方大于南方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
(2)從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國川、貴、湘地區,地形__________,氣候__________,因而居民多數喜食辣味以驅濕氣。
(3)聯系生活再舉出幾例地理環境對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影響,并闡述這些習慣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村”早已不是新名詞,身為小小地球的普通“村民”,飲食起居之間就可見商品、服務、資本、信息和技術的跨國流動。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下列活動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義的是
①網上購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類共享平等幸福的生活 ④經濟全球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③
【2】“地球村”的出現是
A. 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必然結果
B. 世界各國共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結果
C. 世界交通、網絡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D.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精心籌劃的必然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科學院某研究所遙感與地面監測表明,過去20年間,青藏高原內陸湖面積由2.56×104平方千米增至3.23×104平方千米。完成下列問題。
【1】內陸湖面積增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地殼抬升 B. 氣候變暖 C. 下滲減弱 D. 河道淤積
【2】內陸湖面積增大會帶來( )
A. 生物多樣性增加 B. 蓄洪功能減弱 C. 湖水鹽分濃度增加 D. 通航能力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3月12日早,河北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完成下面小題。
【1】【1】濃霧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 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 B. 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
C. 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 D. 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2】【2】深秋初冬時節也是該地大霧多發期,這其中的道理是( )
A.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易凝結,但風力微弱,水汽不易擴散
B.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不易凝結,直接懸浮于大氣中
C.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不易凝結,直接附著在地面上
D.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易凝結,且該季節晴好天氣多,有利于揚塵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10月8日上海可見月全食,17時14分初虧,20時35分復圓。
【1】月全食發生時的農歷日期是( )
A. 九月初一 B. 九月十五
C. 十月初一 D. 十月十五
【2】月全食復圓時,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 )
A. 東方地平線附近 B. 東南方
C. 正南方 D. 西南方
【3】月全食當天,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有潮汐現象的河流水位漲落較大
B. 地球運行到遠日點附近
C. 受月全食影響,太陽活動達到最小值
D. 月球運行于日地之間,三者成一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8年10月31日16時29分,在四川涼山州西昌市(東經102.08度,北緯27.70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據此回答下面各題。
【1】為了準確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緯27.70°,東經102.08°)位置主要用到的技術是( )
A. 實地考察 B. 遙感技術(RS)
C. 地理信息系統(GIS) D. 全球定位系統(GPS)
【2】“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將來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有短報文通信能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的主要作用有( )
①確定救災人員的位置
②提供災區的影像
③統計災區的經濟損失
④進行短報文通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來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進軍海南瓊海,在嘉積鎮的水田里征地3 700畝種植反季節西瓜。據了解,水田種西瓜在瓊海還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見,種植僅一個月的西瓜就能結出碗口大的果實。
【1】決定該公司到瓊海種植水田西瓜的主導因素是()
A. 氣候 B. 水源 C. 市場 D. 交通
【2】北京市民能吃到來自該公司的新鮮西瓜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候 B. 政策 C. 市場 D. 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