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閱讀《無線充電技術》回答問題.
無線充電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無線充電已經進入人們的視線.小到手表、手機、電動牙刷,大到電腦、電動汽車的充電,都已經實現了從理論研發到實際應用的轉化.常見的無線充電技術有電磁感應、磁共振、無線電波等方式.
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器大部分都符合“Qi”規格.“Qi”源自漢語“氣功”中的“氣”.Qi技術的原理即為電磁感應,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如圖28甲所示為手機無線充電原理示意圖,電流流過發射線圈會產生變化的磁場,當接收線圈靠近該變化的磁場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給手機充電.采用電磁感應技術實現無線充電的優點是原理簡單,適合短距離充電,但需特定的擺放位置才能精確充電.

磁共振方式的原理與聲音的共振原理相同--排列好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一個音叉發聲,其他音叉也會共振發聲.同樣,排列在磁場中的相同“振動”頻率的線圈,也可從一個向另一個供電,如圖28乙所示.相比電磁感應方式,利用磁共振可延長傳輸距離,無需使線圈間的位置完全吻合.這種方式有望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但在技術上實現小型化、高效率化比較難,現在的技術能力大約是直徑0.5m的線圈,在1m左右的距離供電功率約為60W.
無線電波方式主要由微波發射裝置和微波接收裝置組成,其原理類似于無線電廣播的發射與接收.“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就是利用了該原理:利用鋪設在巨大平板上的太陽能電池,在太陽光照射下產生電流,轉換成無線電微波,發送給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后,將微波恢復為直流電或交流電,送給用戶使用.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下圖中四個實驗與Qi技術原理相同的是B.(選填選項前的字母,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2)根據文中所述,利用磁共振方式,直徑0.5m的線圈在1m左右的距離范圍內,1min內可提供的電能約為3600J.
(3)關于無線充電技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選填選項前的字母,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A.采用電磁感應方式的無線充電技術無需特定位置就能精確充電
B.相比電磁感應方式,利用磁共振方式傳輸距離更短
C.采用無線電波方式的無線充電技術的實現說明電磁波可以傳遞能量
D.太空太陽能發電技術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發送給地面接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