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比較阻燃型保溫材料和普通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兩種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兩只盒子,盒蓋上開有插溫度計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內放一燒杯,燒杯中倒入適量的熱水,蓋上蓋子,測得溫度如圖所示,并記錄溫度計示數下降10℃所用的時間t1.然后將燒杯移至普通保溫材料的盒內,蓋上蓋子,記錄溫度下降10℃所用的時間t2.上述實驗再重復做兩次.
圖示溫度計示數為 ℃.
下面是小明設計的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材料 實驗次數 | 阻燃型 | 普通 | ||
溫度差T | A | 溫度差T/℃ | B | |
1 | 10 | 10 | ||
2 | 10 | 10 | ||
3 | 10 | 10 |
表格中A處填寫的物理量是 ,其單位是 .
小明實驗方案中存在明顯問題,請你幫他指出來.答: .
小華針對小明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對方案進行修改.簡要寫出修改后正確的實驗方案.答: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4G牌照,宣告我國通信行業進入4G時代。4G時代的到來,將使我們可以使用4G手機隨時隨地進行無線網絡登錄。對于手機無線上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電磁波傳輸數字信號 B.使用電磁波傳輸模擬信號
c.使用超聲波傳輸數字信號 D.使用紅外線傳輸模擬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駕乘人員使用安全帶的必要性展開了探究。實驗如下:
Ⅰ.如圖甲,讓載有正方體橡皮泥的實驗小車,分別從斜面的A、B處自由下滑,觀察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拋落、受損情況,記錄數據如下表。
Ⅱ.如圖乙,用膠帶紙將相同橡皮泥綁在小車上,重復上述
實 驗 | 車在斜面上位置 | 是否綁膠帶紙 | 橡皮泥第一次 落地點到碰撞 處距離/厘米 | 橡皮泥受 損程度 | 實 驗 | 車在斜面上位置 | 是否綁膠帶紙 | 橡皮泥第一次 落地點到碰撞 處距離/厘米 | 橡皮泥受損程度 | |
④ | A | 否 | 10.2 | 磨損較多 | ③ | A | 是 | O | 不明顯凹痕 | |
10.9 | 磨損較多 | O | 不明顯凹痕 | |||||||
10.0 | 磨損較多 | O | 不明顯凹痕 | |||||||
② | B | 否 | 17.4 | 磨損多 | ④ | B | 是 | 8.2 | 磨損較少,明顯凹痕 | |
17.6 | 磨損多 | 8.4 | 磨損較少,明顯凹痕 | |||||||
17.7 | 磨損多
| 8.1 | 磨損較少,明顯凹痕 |
根據實驗和所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觀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點到碰撞處距離和___
(2)每一處實驗都進行三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斷碰撞產生后果的嚴重程度。
(3)比較實驗_____表明,在同樣碰撞速度的條件下,膠帶紙可以有效減輕碰撞造成的后果。
(4)比較實驗③、④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過大時,膠帶紙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拋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海發現電腦是利用風扇來降溫的。他想知道風扇產生的空氣流動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可能與風扇的扇葉寬度、扇葉長度、扇葉傾斜角度都有關系。為此他制作了幾個不同的小風扇,并用一個轉速為300轉/分的電機分別帶動這幾個風扇轉動,去吹動同一位置的同一紙片 。下表為實驗記錄的數據:
序號 | 扇葉寬度/cm | 扇葉長度/cm | 扇葉傾斜 角度θ | 紙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
1 | 3 | 7 | 30° | 30° |
2 | 2 | 7 | 30° | 20° |
3 | 3 | 4 | 30° | 20° |
4 | 3 | 7 | 45° | 40° |
5 |
他在分析空氣流動強度與扇葉長度的關系時,應選用序號為 的兩次實驗數據,得出的結論為: 。
由于實驗次數少,該結論的可信度令人懷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個小風扇,那么它的扇葉規格是怎樣的?請將你設計的扇葉的相關數據填在序號5的行內。
小海的父親對他說:“生活中電風扇轉動的速度都比較快,因此空氣流動強度應與風扇的轉動速度有關。”針對這個猜想,請你幫助小海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加以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鋸子的鋸齒都“東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內.小明猜想這是為了減小鋸木頭時的阻力,并設計實驗檢驗猜想.以下設計方案最佳的是
A.用同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硬木頭和軟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B.用同一把鋸子,分別在“東倒西歪”和撥正鋸齒時鋸同一硬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C.用一把“東倒西歪”和另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同一硬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D.用一把“東倒西歪”和另一把撥正鋸齒的鋸子分別鋸同一軟木頭,比較用力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科從某品牌“暖手包”說明書上獲悉,該“暖手包"能自動發熱,是因為里面有鐵粉、活性炭等物質。這些物質對“暖手包”發熱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閱到下列實驗數據:
組別 | 時間/min | 鐵/g | 活性炭/g | 空氣濕度/% | 水/mL | 上升溫度/ |
1 | 30 | 1 | 0.6 | 70 | 0 | 10.7 |
2 | 30 | 1 | 0 | 70 | 0 | 0 |
3 | 30 | 0 | 0.6 | 70 | 0 | 0 |
4 | 30 | 1 | 0.6 | 40 | 0 | 4.2 |
5 | 30 | 1 | 0.6 | 40 | 2 | 11.5 |
(1)第l、3組的探究實驗說明,沒有 物質,“暖手包”不會發熱;
(2)分析第1、2、4、5組探究實驗可知,“暖手包”的發熱還應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氣中的 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寒冷的冬天,某興趣小組發現,一根兩端拴有重物的細金屬絲,掛在一個粗大的冰塊上.一段時間后,出現了如下有趣的現象:細金屬絲割穿了冰塊,而冰塊保持完整.
他們對此現象進行了討論,認為這是由于冰的熔化和凝固引起的.關于冰熔化的原因,他們提出了以下三種猜想:
猜想1:冰塊的厚度小.
猜想2:金屬絲的溫度低.
猜想3:金屬絲對冰塊的壓強大.
根據所學知識,他們經過討論,斷定猜想2是錯誤的.你認為他們判斷的依據是 .
為了驗證猜想1是否正確,只改變冰塊的厚度進行實驗,金屬絲都能割穿冰塊.這說明猜想1是 的.
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驗證猜想3是否正確,簡述你的實驗方案.
簡要做法: ;
如何判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4,在做測定燈泡電阻實驗中,將正常的電壓表和電流表接入電路,當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有示數,電壓表示數為零,移動滑片P時,電流表示數有變化,電壓表示數始終為零,則故障是( )
A、滑動變阻器接觸不良 B、開關接觸不良
C、小燈泡兩端短路 D、小燈泡燈線絲斷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實驗中出現了如右圖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光屏向 ((選填“上”或“下”)調整.
(2)已知凸透鏡焦距為10cm,將燭焰放在距離凸透鏡25cm處,調節光屏可得到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應用這個原理工作的儀器有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