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的表面上時會發生光的反射現象,例如水面上出現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所反射的色光決定.
當從上面看水中的物體時,會感到物體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一些,并且物體的光線進入觀察者的眼睛,逆著光線看,就看到了此時的物體.
(2)當空氣中分布著某些有氣味物質的時候,我們用鼻吸氣就可能感到氣味的存在,這就是嗅覺.人的嗅覺也很容易產生適應,如果感受器持續受到某種刺激,其產生沖動的能力會隨刺激持續時間的延長而減弱,這叫做感受器的適應;
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解答 解:(1)綠樹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因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所反射的色光決定,綠色植物呈綠色是因為它反射綠光,
水中魚反射出的光,在水面處發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所以逆著折射光線看上去,看到的是變淺的魚的虛像.所以有經驗的漁民應該用魚叉瞄準看到魚的下方AD位置,才能將魚叉到;
(2)人的嗅覺感受器持續受到某種刺激,其產生沖動的能力會隨刺激持續時間的延長而減弱,這叫做感受器的適應;
聽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的,因此“聽到鳥叫聲感覺和自然特別的接近”中聽覺形成的部位是大腦皮層(或聽覺中樞).
故答案為:(1)反射;反射;虛像;AD;(2)適應性;大腦皮層(或聽覺中樞).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此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體現了生活處處是物理的理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和乙 | B. | 乙和丙 | C. | 甲和丙 | D. | 甲、乙和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 | 2 | 3 | |
U/V | 1.50 | 3.00 | 4.50 |
I/mA | 3.00 | 6.00 | 9.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倍 | B. | 4倍 | C. | $\frac{1}{2}$倍 | D. | $\frac{1}{4}$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