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公式v=$\frac{s}{t}$,要測出速度,應測量出小車運動的距離和時間,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若要計時方便,應讓下車下滑速度慢些,運動的時間長些.
(3)求出小車通過下半段的路程和時間,利用v=$\frac{s}{t}$計算速度;
(4)求出小車通過上半程的速度,比較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即可判斷.
解答 解:(1)由v=$\frac{s}{t}$可知,要測出速度,應測量出小車運動的距離和時間,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v=$\frac{s}{t}$;
(2)實驗時應使斜面的坡度小些,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會長些,便于測量.
(3)小車通過上半段的路程s1=$\frac{1}{2}$L=$\frac{1}{2}$×1.6m=0.8m,時間t1=2.8s,
小車通過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1=$\frac{{s}_{1}}{{t}_{1}}$=$\frac{0.8m}{2.8s}$≈0.29m/s,
小車通過下半段的路程s2=$\frac{1}{2}$L=$\frac{1}{2}$×1.6m=0.8m,時間t2=5s-2.8s=2.2s,
小車通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frac{{s}_{2}}{{v}_{2}}$=$\frac{0.8m}{2.2s}$≈0.36m/s;
(4)計算可知,v1<v2,所以,在從斜面頂端運動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秒表;刻度尺;v=$\frac{s}{t}$;(2)小;長(3)0.29;(4)變速.
點評 本題通過斜面小車實驗來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速度的計算,是一道好題;實驗現象的分析計算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點,需要掌握.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木塊A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 |
B. | 木塊A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 |
C. | 拉動長木板速度變大時,測力計示數變大 | |
D. | 必須勻速拉動長木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溫度/℃ | 90 | 91 | 92 | 93 | 94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98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普通教室的高度約為4 km | B. | 物理課本寬度約為16.9 dm | ||
C. | 中學生課桌高度約為80 cm | D. | 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 m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視機的后蓋有很多孔,主要是為了節省材料 | |
B. | 電冰箱冷藏室內的燈泡和電動壓縮機是串聯的 | |
C. | 給蓄電池充電的過程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
D. | 高壓輸電鐵塔最上面的兩條導線是用來防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