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t△ABC中,∠C=900,AB=10,cosB=,則AC的長為 .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要塞片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調查某小區居民的用水情況,隨機抽查了若干戶家庭的月用水量,結果如下表:
月用水量(噸) | 3 | 4 | 5 | 8 |
戶 數 | 2 | 3 | 4 | 1 |
則關于這若干戶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平均數是4.6 B.中位數是4
C.眾數是5 D.調查了10戶家庭的月用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把三邊分別為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長邊AB翻折成
△ABC',則CC'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材料:(8分)
例:說明代數式 的幾何意義,并求它的最小值.
【解析】,如圖,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點P(x,0)是x軸上一點,則
可以看成點P與點A(0,1)的距離,
可以看成點P與點B(3,2)的距離,所以原代數式的值可以看成線段PA與PB長度之和,它的最小值就是PA+PB的最小值.
設點A關于x軸的對稱點為A′,則PA=PA′,因此,求PA+PB的最小值,只需求PA′+PB的最小值,而點A′、B間的直線段距離最短,所以PA′+PB的最小值為線段A′B的長度.為此,構造直角三角形A′CB,因為A′C=3,CB=3,所以A′B=3, 即原式的最小值為3
.
根據以上閱讀材料,解答下列問題:
(1)代數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x,0)與點A(1,1)、點B 的距離之和.(填寫點B的坐標)
(2)代數式 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在矩形AOBC中,點A的坐標是(﹣3,1),點C的縱坐標是7,則B、C兩點的坐標分別是( )
A.(2,6)、(,7)
B.(2,6)、(,7)
C.(,
)、(
,7)
D.(,
)、(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半徑為5,圓心A的坐標為(1,0),點P的坐標為(-2,4),則點P與⊙A的位置關系是( )
A.點P在⊙A上 B.點P在⊙A內
C.點P在⊙A外 D.點P在⊙A上或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數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本題滿分5分)操作與探究:對數軸上的點M進行如下操作:先把點M表示的數乘以3,再把所得數對應的點向左平移1個單位,得到點M的對應點M'.點A、B在數軸上,對線段AB上的每個點進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線段A'B',其中點A、B的對應點分別為A'、B'.
(1)若點A表示的數是-2,則點A'表示的數是 ;
(2)若點B'表示的數是2,則點B表示的數是 ;
(3)在(1)、(2)的條件下,線段AB上的點C經過上述操作后得對應點C',如果點C'與點C重合,則點C'表示的數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