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地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影響生物生存的空氣、水等,而生物部分又由生產者(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機物)、消費者(動物,直接或間接的植物為食)、分解者(細菌、真菌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為生);
(2)圖中②為光合作用,①③④為呼吸作用,甲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乙為生產者.丙為分解者,丁為消費者.
解答 解:(1)圖一中,進入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以有機物的形式儲存在生物體內,并在傳遞過程中被多種生物吸收,表現出 逐級遞減的特點.
(2)圖二中,①過程能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所以代表光合作用過程的是 ②,①③④都能釋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代表呼吸作用過程的是 ①③④.根據三種生物成分在碳循環中的作用,甲、乙、丙對應圖一中的生物分別是:乙為生產者.丙為分解者,丁為消費者.
(3)在生物學上,把二氧化碳、兔等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通稱為生態因素.
(4)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有大有小,這主要取決于它自身的結構特點.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動調節能力就越小.
(5)人類活動的日益加劇正在影響著自然界中各種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以致出現了全球性的環境危機.這些都屬于生物影響環境的現象.
(6)能量流動是指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傳遞(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過程.用圖二中的相關文字和箭頭表示此時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途徑(生物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不作要求)如圖:
故答案為:(1)②光合作用;吸收;
(2)①③④;分解者;
(3)生態因素;
(4)結構簡單,生物種類較少;
(5)生物影響環境現象;
(6)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的識圖,找出生物間的關系.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母雞產的卵并不都可以孵出小雞 | |
B. | 麻雀的雛鳥孵出后就會行走覓食了 | |
C. | 未受精的情況下,一個卵黃就是一個卵細胞 | |
D. | 所有的雞都有孵卵和育雛的行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