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根據蚯蚓的形態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用手指觸摸蚯蚓腹面,會感覺到有小突起,這些小突起叫做___________,具有輔助____________功能。
(2)蚯蚓的體表能夠分泌__________來維持體表的濕潤,故在觀察蚯蚓運動的實驗中要不斷用__________的棉球輕輕擦拭蚯蚓的體表,這樣做有利于蚯蚓用_____________來進行呼吸。
【答案】剛毛 運動 黏液 浸水 濕潤的體壁
【解析】
蚯蚓屬于環節動物,身體有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靠近身體前端有幾個體節愈合形成一個寬大且光滑的環帶;蚯蚓用濕潤的體壁呼吸空氣中的氧氣。據此分析解答。
(1)蚯蚓的腹面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剛毛有協助運動的作用。因此用手在蚯蚓體表來回輕輕撫摸時,會有粗糙不平的感覺,這是因為摸到了蚯蚓體表的剛毛,蚯蚓的運動就是依靠肌肉的交互舒縮及體表的剛毛的配合而完成的。
(2)用手指輕輕觸摸蚯蚓體壁,你會發覺它的體表有黏液。蚯蚓靠濕潤的體壁進行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壁的黏液里,然后滲透到體壁內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體壁排出體外。所以,觀察蚯蚓時,要經常用浸水的棉球輕輕擦蚯蚓的體表,其目的是使體表保持濕潤,維持蚯蚓的正常呼吸。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幾項動物行為中,不能起到同種個體之間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 蜜蜂在蜂巢前跳“8”字舞B. 烏賊受到威脅時釋放墨汁
C. 黑長尾猴發現敵害時發出叫聲D. 蛾蝶類昆蟲釋放的性外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小蝗蟲到池塘邊玩耍,遇見鯽魚正在無聊地吐泡泡。鯽魚開腔道:“旱鴨子,你敢把頭沒在水中一個鐘頭嗎?”小蝗蟲滿不在乎地說:“敢!但你敢到岸上待一個鐘頭嗎?”鯽魚想了想說:“敢!”心里卻想:“等輪到我時,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來作證,于是小蝗蟲將頭深深浸入水中,一個小時后,小蝗蟲安然無恙地抬頭,鯽魚頓時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鯽魚先生請便吧。”鯽魚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會兒便死去了。
(1)鯽魚失敗的原因:它不知道蝗蟲體表有_____,用于呼吸。
(2)鯽魚生活在水中,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_____的協調作用游泳。
(3)如果參與玩耍的鯽魚換成青蛙的幼體蝌蚪,則蝌蚪_____(填 “會”或“不會”)死亡。
(4)蝗蟲體表具有保護身體的“盔甲”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最熟悉的生物是我們自己——人,下列關于人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人體
B.細胞是人體形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細胞分裂、生長、分化形成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D.胎兒的出生,是新生命發育的起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__________肥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__________肥能促進幼苗的生長發育、花的開放、果實和種子的成熟;__________肥能促進糖類的形成和運輸,使莖稈健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下表列出的實驗方法步驟,推知實驗現象,再根據實驗現 象分析原因。
試管 編號 | 放入 饅頭 | 加入 清水 | 加入 唾液 | 振蕩、攪拌搖勻 | 處理溫度 與時間 | 冷卻后 加碘液 |
1 | 碎屑 | 0 | 2 毫升 | 攪拌 | 37℃/10min | 2 滴 |
2 | 碎屑 | 2 毫升 | 0 | 攪拌 | 37℃/10min | 2 滴 |
3 | 整塊 饅頭 | 0 | 2 毫升 | 攪拌 | 37℃/10min | 2 滴 |
(1)實驗現象,1 號試管_________________;2 號試管_________________;3 號 試管_________________。
(2)三支試管都放在 37℃的環境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這說明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必須在適宜的_________________條件下才能 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腔腸動物的身體呈左右對稱,有口無肛門。 (_________)
(2)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是釘螺。 (_________)
(3)珊瑚是一種腔腸動物。 (_________)
(4)螞蟻沒有翅膀,不屬于昆蟲類。 (_________)
(5)蝴蝶、蜈蚣、蚯蚓和蜘蛛都屬于節肢動物。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