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列資料并分析回答問題:
資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它們都能經過訓練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某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結果表明,蚯蚓大約經過200次嘗試,才能學會直接爬向食物。
資料二:反一塊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塊,分別在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廣口瓶中,然后作如下處理和保存:
分組 | 甲 | 乙 | 丙 |
處理方法 | 滅菌 | 滅菌后接種細菌 | 不作任何處理 |
保存方法 | 無菌環境 | 無菌環境 | 自然條件 |
根據資料一回答:
(1)從行為的發生(獲得途徑)看,蚯蚓和小白鼠晝伏夜出的行為屬于 。
(2)蚯蚓與小白鼠相比,學習能力較強的是 。
(3)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據資料二回答:
(4)若要證明“細菌能分解有機物”,則只能選擇甲組與 組進行對照實驗,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組中,牛肉塊會腐爛的有 。
【答案】(1)先天性行為 (2)小白鼠 (3)實驗法 (4)乙 (5)乙組和丙組
【解析】
試題(1)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動物行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學習行為.蚯蚓和小白鼠晝伏夜出是生來就有的,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
(2)學習行為是指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適應環境能力也就越強.動物越低等,學習能力就越弱,學會某種行為中“嘗試”和“錯誤”的次數就越多.蚯蚓與小白鼠相比低等多,所以學習能力較強的是小白鼠.
(3)實驗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實驗法.
(4)實驗要證明“細菌能分解有機物”,形成對照試驗時應有唯一變量:是否接種細菌,其它量相同.實驗中甲、乙兩組只存在單一變量--是否接種細菌,所以甲、乙兩組可以用于探究“細菌能分解有機物”.
(5)乙、丙培養皿中有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條件,即溫度、水分、有機物,而甲培養皿由于經過滅菌,沒有微生物,所以牛肉塊會腐爛的有乙組、丙組.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曾經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我國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億雙,相當于要砍伐600萬棵成年大樹。專家估計,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其木材價值的9倍。下列對樹的生態價值敘述錯誤的是
A. 通過光合作用為許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 通過呼吸作用來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C. 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方面起重變作用
D. 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動植物主要類群及其特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桫欏和金花茶一樣有根、莖、葉、花等器官分化 B. 與珙桐相比,水杉種子是裸露的
C. 揚子鱷、丹頂鶴都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類 D. 大熊貓的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進一步加快城市文明建設,實現“宜居宜游,富美臨渭”的偉大理想,我市近年來特別注重環境保護和交通文明建設,城市綠化面積大幅度增加,空氣中PM2.5的含量得到有效地控制,更多的人在十字路口都能遵照交通規則謹慎文明駕駛或者行走。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積極參與。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物,直徑很小,卻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后,穿過肺泡壁和__壁進入人體的血液,并隨著血液循環到達身體各部分,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
(2)隨著綠化面積的增加,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是因為綠色植物除了能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有毒氣體外
,還能通過__作用,釋放人們呼吸所需的氧氣。此外,還能通過__作用,將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增加空氣的濕度。由此得出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為__。
(3)上學路上行人走人行道,過馬路時走斑馬線。當指示燈為紅燈時,應停在安全線以內等待綠燈,此反射類型為__反射,使光刺激轉化為視覺信息的感受器是__。
(4)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人的反應速度越慢,因為酒精會麻痹人的__,從而使動作失去協調性和準確性。
(5)為檢測某人酒駕的行為是酒后駕車,還是醉酒駕車,要進行抽血檢測,由血色暗紅,血液緩慢流出這些特征可知,針扎入的是__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①將兩棵長勢相近的草莓幼苗分別栽入兩個花盆中并編號為A、B;②每天對A花盆中草莓噴灑等量的清水;③將上述裝置放在相同且適宜的地方20天,最后數出每每棵草莓根的數目和測量每條根的長度,計算出總長度,針對上述實驗設計和評價正確的是( )
A. 實驗結果是甲殼素能促進草莓根系生長
B. 實驗結論是A組草莓根總長度大于B組
C. 實驗目的是研究清水是否對草莓根系的生長有影響
D. 實驗前也要數出每棵草基根的數目并計算根的總長度,計算實驗前后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紅在探究“不同環境條件對霉菌生活的影響”實驗時,先將一塊新鮮的面包分成三等份,分別放入甲、乙、丙3個相同的潔凈培養皿中,再將三個裝置按下表所示步驟進行處理(其他條件都相同)。
裝置 | 甲 | 乙 | 丙 | |
實驗步驟 | ① | 不滴水 | 滴入少量的水 | 滴入少量的水 |
② | 在同一環境的空氣中暴露30分鐘后,蓋上培養皿蓋 | |||
③ | 室溫培養 | 室溫培養 | 低溫培養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紅所探究的實驗變量有__個;她在探究“濕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時,可以選用裝置____和____作為對照實驗。
(2)小紅將3個裝置放在空氣中暴露30分鐘的目的是_。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推測,一段時間后,裝置____中的霉菌數量最多。
(3)根據本實驗所提供的材料,小紅若想進一步探究“有機物對霉菌生活的影響”,她應該再設計一個裝置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實驗設計:李明同學很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總想探究這些現象的本質。當他觀察到醫生打針前總是用一個含酒精的棉球涂拭皮膚,他猜想這種棉球有殺菌作用。你認為他的猜想是否合理?請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李明的猜想。
(1)作出假設:_____。
(2)設計實驗方案:
①制備兩個____的培養基并編號為甲、乙;
②把兩個培養基同時________;
③取一個消毒棉簽擦拭一下________,并在____________上涂幾下;用另一個________擦拭一下沒有用含酒精的棉棒涂抹的皮膚,并在乙培養皿的_______上涂幾下;
④把兩個培養皿放在________ ,一段時間后觀察記錄菌落的情況。
(3)結果預測:____________ 。
(4)實驗結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李強小組做了探究玉米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下表是他們的實驗結果,請根據表格分析回答問題:
瓶號 | 種子所處環境 | 實驗結果 |
① | 不放水,置于25℃櫥柜中 | 種子不萌發 |
② | 放適量水,置于25℃櫥柜中 | 種子萌發 |
③ | 放適量水,置于冰箱冰藏室(4℃) | 種子不萌發 |
④ | 將種子全部浸泡在水中,置于25℃櫥柜中 | 種子不萌發 |
(1)本實驗中,對照組是____________瓶。
(2)①③④瓶中種子未萌發原因分別是:①______;③______;④______。因此而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合歡有大而中空的詞,螞蟻棲居其中,并以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某 生物興趣小組為了研宄螞蟻對金合歡幼苗生長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探宄,并得到了如表所 示的實驗結果,請據表分析并回答問題: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情況 | ①號沒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 ②號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 |
10個月的存活率/% | 43 | 72 | |
幼苗生長的 高度/厘米 | 3月25曰至4 月16日 | 0→6.2 | 0→31.0 |
4月17日至6 月3曰 | 6.2→10.2 | 31.0→72.9 |
(1)該興趣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___________。
(2)該實驗設置的變量是___________。
(3)①號金合歡在實驗中主要起___________作用。
(4)分析表中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題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認為還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會影響金合歡幼苗的生長?請寫出一種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