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金合歡有大而中空的詞,螞蟻棲居其中,并以合歡嫩葉尖端的珠狀小體為食.某 生物興趣小組為了研宄螞蟻對金合歡幼苗生長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探宄,并得到了如表所 示的實驗結果,請據表分析并回答問題:
金合歡幼苗的生長情況 | ①號沒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 ②號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 | |
10個月的存活率/% | 43 | 72 | |
幼苗生長的 高度/厘米 | 3月25曰至4 月16日 | 0→6.2 | 0→31.0 |
4月17日至6 月3曰 | 6.2→10.2 | 31.0→72.9 |
(1)該興趣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___________。
(2)該實驗設置的變量是___________。
(3)①號金合歡在實驗中主要起___________作用。
(4)分析表中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題目中提到的因素外,你認為還有哪些非生物因素會影響金合歡幼苗的生長?請寫出一種___________。
【答案】螞蟻對金合歡的生長是否有影響 有無螞蟻 對照 螞蟻對金合歡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溫度、光、水分、土壤、空氣等
【解析】
(1)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分為種內互助和種內競爭;種間關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種間競爭幾種方式。
(2)共生是指有些生物與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要受到很大影響,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1)(4)從表中信息可知,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比沒有螞蟻生活的金合歡幼苗存活率高,生長速度快。所以螞蟻對金合歡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沒有害處。因此該興趣小組探究的問題是螞蟻對金合歡的生長是否有影響?
(2)(3)從表格中看出,①②兩組唯一不同的變量是有無螞蟻,其它條件都相同,①號沒有螞蟻棲居的金合歡,起對照作用。
(5)除題目中提到因素外,溫度、光、水分、土壤、空氣等都會影響金合歡幼苗的生長。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資料并分析回答問題:
資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它們都能經過訓練形成一種新的行為。某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結果表明,蚯蚓大約經過200次嘗試,才能學會直接爬向食物。
資料二:反一塊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塊,分別在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廣口瓶中,然后作如下處理和保存:
分組 | 甲 | 乙 | 丙 |
處理方法 | 滅菌 | 滅菌后接種細菌 | 不作任何處理 |
保存方法 | 無菌環境 | 無菌環境 | 自然條件 |
根據資料一回答:
(1)從行為的發生(獲得途徑)看,蚯蚓和小白鼠晝伏夜出的行為屬于 。
(2)蚯蚓與小白鼠相比,學習能力較強的是 。
(3)興趣小組訓練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宮,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據資料二回答:
(4)若要證明“細菌能分解有機物”,則只能選擇甲組與 組進行對照實驗,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組中,牛肉塊會腐爛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玻璃缸內裝三層兩種不同顏色且有一定濕度的土壤,每裝一層均稍加按壓,土壤的總體積約占容器的2/3。選幾條生長健壯的蚯蚓放入玻璃缸內,在玻璃缸口處蓋一塊蓋板,并留出一定縫隙。然后,將上述裝置放在溫暖陰暗處,每天放入一定數量的腐爛葉片。
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玻璃缸內要保持一定濕度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蓋蓋板時留出一定縫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周后,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提示:只考慮土壤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實驗說明生物既能____環境,又能____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命名和記錄的生物有200多萬種,自然界中形成生物種類多樣性的一個根本原因是( )
A. 環境的多樣性 B. 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C. 基因的多樣性 D. 營養來源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圍繞“蚯蚓在什么樣的物體表面爬得快”的問題,討論并制訂了如下計劃:背景知識:蚯蚓生活在潮濕、疏松、富含有機物的土壤中。它的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體表濕潤并且有許多粗糙的剛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剛毛運動。
請你將小組計劃的探究內容補全:
其中,實驗數據:
平均爬行距離(cm) | |
玻璃板 | 12 |
薄木板 | 30 |
(1)提出的問題:________?
(2)作出的假設:________。
(3)實驗:準備一定數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塊,玻璃板一塊。實驗A:讓蚯蚓在________上爬3分鐘,記錄下爬行距離。實驗B:讓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鐘,記錄下爬行距離。
(4)實驗結論: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判斷,可得出如下結論:蚯蚓在________的物體表面爬得快。
(5)本實驗中實驗A與對照實驗B的實驗變量是什么?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仔細閱讀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隨著人類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加強和對動物行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們發現很多野生動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些重要行為丟失,如野馬只會在水槽中飲水。為了恢復野馬在野生條件下的飲水能力,把原先導水入槽的橡膠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誘導野馬去水坑飲水,從而恢復野馬的野外生存能力。
材料中人們對野馬進行了野外飲水訓練,野馬所形成的水坑飲水行為屬于____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____獲得的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所有的生物都能夠進行新陳代謝。 (________)
(2)植物體的六大器官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________)
(3)用鼠婦做完實驗后,一定要將鼠婦消滅掉。 (________)
(4)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________)
(5)生物只能適應所處的環境,對外界的環境無能為力。 (________)
(6)動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植物也能。 (________)
(7)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調查、分類、實驗等方法。 (________)
(8)人體有八大系統,這些系統是各自工作,互不相干的 。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夏季,滄州市雨量充沛,玉米喜獲豐收。分析玉米農田生態系統思考下列問題:
(1)玉米田中靑蛙、蝗蟲、玉米螟、雜草都是影響玉米生活的______因素,雜草和玉米之間的關系是_____。
(2)玉米播種后種子萌發時____最先突破種皮,玉米主要靠根尖的______區吸收水分,并通過莖中的______將水分運送到葉,其中大部分的水分用于玉米植株的____。
(3)夏季,生長旺盛的玉米進行光合作用,其光合作用產物____用來維持生態系統中的碳一氧平衡。
(4)深秋,玉米粉碎還田后,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