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學習了動物間的信息交流后,王亮同學對螞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小的螞蟻是靠什么完成信息交流的呢?通過仔細觀察,他發現,螞蟻的個體之間常相互敲打觸角,螞蟻也會用觸角敲打食物。于是,他猜想螞蟻的觸角有嗅覺作用,是靠觸角辨別氣味,進行信息交流的。他想設計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設計。
(1)提出問題:____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方案:
①取體積相同的砂糖和木屑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②取大小、活動狀況相同的10只螞蟻分成數量相等的A和B兩組,A組剪去觸角,B組__________,實驗組是__________組,對照組是__________組。
③把螞蟻同時放在砂糖和木屑中間等距離的地方,觀察螞蟻的活動。
(4)預測結果:帶觸角的螞蟻準確的找到砂糖并取食;剪去觸角的螞蟻不能準確地取食砂糖。
(5)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螞蟻的觸角有嗅覺作用嗎? 螞蟻的觸角有(沒有)嗅覺作用 不做處理 A B 螞蟻的觸角有嗅覺的作用,螞蟻是依靠觸角辨別氣味的
【解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同種動物之間通過動作、聲音、氣味、性外激素等進行信息交流,對動物生存有重要的意義。
(1)提出問題:由于螞蟻的個體之間常相互敲打觸角,螞蟻也會用觸角敲打食物,所以提出的問題是:螞蟻的觸角有嗅覺作用嗎?
(2)作出假設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或知識對提出問題做出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題的做出假設是:螞蟻的觸角有(沒有)嗅覺作用。
(3)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螞蟻的觸角是否有嗅覺作用,實驗變量是觸角。在設計實驗時,要給螞蟻提供觸角的有無兩種環境。
①把體積相同的砂糖和木屑放在同一水平線上。
②取大小、活動狀況相同的10只螞蟻分成數量相等的A和B兩組,A組剪去觸角,B組不做處理。實驗組是A組,對照組是B組。
③把螞蟻同時放在砂糖和木屑中間等距離的地方,觀察螞蟻的活動。
(5)根據(4)中的預測結果:帶觸角的螞蟻準確的找到砂糖并取食;剪去觸角的螞蟻不能準確地取食砂糖。得出結論:螞蟻的觸角有嗅覺的作用,螞蟻是依靠觸角辨別氣味的。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小腸盤繞在人體的腹腔內,全長5-7m,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部分。小腸是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結構,生理功能表現在小腸的運動、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如小腸平滑肌各種形式的運動可以完成對食糜的研磨、混合、攪拌等機械性消化,腸腺分泌的腸液與小腸內膽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學性消化。
按位置與形態,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管徑由十二指腸(約3-5cm)向下逐漸變細,至末端回腸管腔僅1.0-1.2cm。十二指腸介于胃與空腸之間,管腔內有一圓形隆起的結構稱為十二指腸大乳頭,是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膽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腸。十二指腸大乳頭附近有一壺瓣,可以關閉膽總管或胰管,引起相應疾病。
小腸的結構特點為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小腸的管壁有環形皺襞,粘膜上有許多小腸絨毛,其根部有腸腺。環形皺襞從距幽門約5cm處開始出現,在十二指腸末段和空腸前段極其發達,向下逐漸減少和變矮,至腸中段以下基本消失。小腸絨毛是由單層絨毛上皮細胞構成的,細胞的游離面有許多朝向腸腔的細小突起,能增加細胞的表面積,以十二指腸和空腸前段最發達。腸腺是小腸粘膜中的微小腺體,分泌腸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小腸粘膜中有一種未分化細胞,位于小腸腺下半部,細胞不斷增殖、分化、向上遷移,以補充受損、死亡和脫落的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其它腸腺細胞。
(1)在構成人體的系統中,小腸屬于______系統。小腸依靠______組織的運動完成食糜的機械消化,依靠腸液、膽汁、胰液完成對食糜的______性消化。
(2)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來自胃的食糜首先進入小腸的______部分并與消化液混合。如果十二指腸大乳頭處發生堵塞,______不能進入腸道,將造成消化功能障礙。
(3)依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空腸與回腸二者相比,吸收功能更強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死亡脫落后,由小腸粘膜中的______細胞分裂、分化進行補充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族箱又稱為生態魚缸或水族槽,是為觀賞用,專門飼養水生動植物的容器,水族飼養亦是世界各地盛行的嗜好之一,全球約有6千萬名熱愛者。水族箱在家庭里可以起到裝飾作用。有一水族箱里有“虎皮”熱帶魚、珊瑚蟲、海螺、小海龜和巖石、水草一起形成漂亮的海景。請分析回答:
(1)動物學將動物分成兩大類,其分類的主要依據是體內是否有_____。
(2)這些動物屬于腔腸動物的是_____,它的身體呈圓筒狀,體壁由_____個胚層組成;
(3)海螺最大的特點是身體_____,有堅硬的貝殼以及能分泌制造貝殼的_____。
(4)小海龜屬于兩棲類動物還是爬行動物?答:_____。
(5)虎皮魚有條紋,看起來似斑斕的虎皮,故得名虎皮魚,虎皮魚用_____游泳,生性好動,游泳速度快,和鯽魚相似,體型呈_____,減小游泳時的阻力。身體兩側各有一條_____是一種感覺器官。魚的體溫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屬于_____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兔是由一種野生的穴兔經過馴化飼養而成的草食性哺乳動物,以野草、野菜、樹葉、嫩枝等為食,具有典型的哺乳動物的特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家兔全身長滿了_____,有很好的保溫作用。
(2)家兔的體腔被_____分成了胸腔和腹腔兩部分。
(3)家兔的消化道結構是與其草食性相適應的,消化道很長,_____特別發達,有利于粗纖維的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為探究“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在甲、乙、丙、丁四個培養皿內分別放等量的棉花,再將相同數量的3粒玉米種子(種子均飽滿且完整、具有活力)放在上面,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培養,數日后記錄的種子發芽情況如下表.
裝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場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日光下 | 日光下 |
溫度 | 23℃ | 23℃ | 23℃ | 0℃ |
棉花狀態 | 潮濕 | 干燥 | 水浸沒大豆 | 潮濕 |
發芽情況 | 全部發芽 | 沒有發芽 | 沒有發芽 | 沒有發芽 |
(1)上述表格中有____組對照試驗,變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以溫度為變量,則可以選擇________。
(2)根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種子萌發需要的外界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指出本實驗設計中的一處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掰開玉米果穗時,常會發現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采用___________方法來彌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體內發生的生理現象,如①水分的輸導;②無機鹽的運輸;③光合作用;④呼吸作用等,其中受氣孔開閉影響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