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與探究
A提出問題:根據學過的知識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夠預防壞血病,增強機體免疫力,因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但是維生素C的性質不夠穩定,高溫烹調長時間貯存等容易遭到破壞。作為常吃的蔬菜,黃瓜究竟生吃還是熟吃能使人體攝人更多的維生素C呢?
B做出假設:
(1)你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制定計劃:
①稱取等量的兩份黃瓜,將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別制成汁液,倒入兩個小燒杯中。
②取2支潔凈干燥的小試管編號1、2,分別注入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黃瓜汁液,逐滴滴入1號試管,邊滴邊振蕩邊觀察,直到高錳酸鉀溶液褪去顏色為止,記錄所用汁液的滴數n。
③接著用同一滴管,吸取熟黃瓜汁液,逐滴滴入2號試管,振蕩并觀察高錳酸鉀溶液的顏色,直到顏色褪去,記錄所用汁液的滴數m。
D討論完善計劃:以上計劃確有不合理之處,請你指出兩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實施計劃:按修改完善后的計劃進行實驗,統計并分析實驗現象。
F分析得出結論:請你根據滴數多少來預測3種實驗結果,并得出相應結論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請寫出此實驗的對照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黃瓜生吃能夠攝人更多的維生素C(或黃瓜熟吃能夠攝人更多的維生素C) 步驟②中分別注入了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2毫升 步驟③中吸取熟黃瓜汁液用同一滴管(未洗凈) 若n< m,說明生黃瓜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黃瓜生吃更好 若n> m,說明熟黃瓜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黃瓜熟吃更好 若n=m,說明生黃瓜汁和熟黃瓜汁含有的維生素C相等,黃瓜生吃、熟吃都不影響維生素C含量 根據(1)的回答,假設生黃瓜能攝人更多的維生素C,那熟黃瓜就是對照組,反之則是生黃瓜為對照組(或答成互為對照)
【解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3)維生素C的分子結構中,有不穩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當維生素C溶液與高錳酸鉀接觸后,即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維生素C還原高錳酸鉀,使其褪色。向高錳酸鉀中滴加維生素C,滴的滴數少,維生素C含量高。如果向蔬菜汁中滴加高錳酸鉀溶液,直到加入高錳酸鉀不被褪色為止。滴的滴數越少,表明維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數越多,表明維生素C的含量越多。
(1)作出的假設:做出的假設實際上是對提出問題的肯定回答,所以有兩種答案:黃瓜生吃能夠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或黃瓜熟吃能夠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
不合理之處:
(2)對照試驗只有一個變量,本實驗的變量是生黃瓜和熟黃瓜,其它變量都要相同,所以步驟②中滴入的高錳酸鉀溶液的濃度要相同。
(3)步驟③用完一只滴管,會在滴管上吸附一些汁液,再去吸另一種汁液,會使測量不準,應該在吸取熟黃瓜汁液前應將滴管洗凈。
三種結果:
對于滴入高錳酸鉀中熟黃瓜汁的滴數m和滴入高錳酸鉀中生黃瓜汁的滴數n之間的關系,就有三種:m<n,m>n,m=n。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用的黃瓜汁越少,說明含的維生素C越多。
(4)若n<m,說明生黃瓜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黃瓜生吃更好。
(5)若n>m,說明熟黃瓜汁液含更多的維生素C,黃瓜熟吃更好。
(6)若m=n,說明生黃瓜汁和熟黃瓜汁含有的維生素C相等,黃瓜生吃、熟吃都不影響維生素C含量。
(7)根據(1)的回答,假設生黃瓜能攝人更多的維生素C,那熟黃瓜就是對照組,反之則是生黃瓜為對照組(或答成互為對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 )
A.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
B.腦和脊髓組成神經中樞
C.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組成
D.脊髓是腦與軀干和四肢聯系的通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下面兩邊的內容連起來。
A、亞硝酸鹽 ①物理致癌因子
B、乙型肝炎病毒 ②化學致癌因子
C、電離輻射 ③病毒致癌因子
A、______B、______C、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雨后,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這是因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飲水
C.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濕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變生存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菌、真菌和病毒幾乎無處不在,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菌分解有機物都不需要氧氣 B. 真菌的生殖方式都是孢子生殖
C. 根瘤菌能將氮氣轉化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質 D. 用營養液培養病毒可加快繁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學會探究: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螞蟻是否喜歡吃甜食,設計了如下的探究實驗:取一張紙,在上面分別放上糖,鹽各一小堆,然后放置在螞蟻巢穴附近,觀察。請你根據他們的實驗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問題:_____?
(2)作出假設:_____。
(3)實驗中,放置鹽的作用是____。
(4)預期觀察到的現象:螞蟻會向____(填糖或鹽)堆靠攏。
(5)如果螞蟻都向糖堆靠攏,得出的結論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在生物各類群之間,所處的共同分類單位越小,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則越小
B.在生物各類群之間,所處的共同分類單位越大,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則越近
C.在生物各類群之間,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則越近
D.在生物各類群之間,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越大,親緣關系則越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