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減少食肉性動物和寄生生物的數量 | B. | 平衡生產者和分解者的數量 | ||
C. | 適當增加生物物種的種類和數量 | D. | 大力種植楊樹增加它的數量 |
分析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據此答題.
解答 解:根據生態平衡的定義,即: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平衡是一種動態平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平衡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由于這種能力與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有關,生物的種類和數量越多,這種能力就越強,即這種能力受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所限制.一般的說,在輸入到一個營養劑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個營養級.例如:在某生態系統中,蚱蜢以青草作為生產者,數量最多;蚱蜢為初級消費者,數量次于青草;青蛙是三級消費者,蛇是三級消費者,數量最少.因此,植樹造林,增加綠色植物的數量,能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故選:C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與生物種類數量有關.人類活動只有尊重生態規律,才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宏觀小學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是( )
A.同卵雙胞胎因生活環境不一樣,皮膚有明顯的差異
B.普通羊群中出現短腿安康羊
C.經宇宙飛船帶上太空的番茄品種比普通番茄個大、口感好
D.一片綠色的玉米地里出現了白化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宏觀小學八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青蛙的發育過程來看,我們可以推測兩棲動物與下列動物有親緣關系的是( )
A.魚類 B.爬行類 C.軟體動物 D.節肢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甲區域 | 乙區域 | ||
實驗步驟 | 第一步 | 放1條蚯蚓 | 放1條蚯蚓 |
第二步 | 每天噴10毫升1%工業廢水 | 每天噴10毫升? | |
第三部 | 兩周后,翻開土壤,統計其中蚯蚓的生存情況 | ||
實驗結果 | 0條 | 2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面粉 | B. | 玉米 | C. | 大米 | D. | 花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性狀類型 | 父親性狀 | 母親性狀 | 女兒性狀 |
眼瞼特征 | 雙眼皮 | 雙眼皮 | 單眼皮 |
耳垂特征 | 有耳垂 | 無耳垂 | 無耳垂 |
舌頭特征 | 能卷舌 | 能卷舌 | 能卷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