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溶液 | NaCl | Na2CO3 | BaCl2 |
pH | 等于7 | 大于7 | 等于7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稱取上述氫氧化鈉固體樣品10.0g溶于50ml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至過量,充分反應后,靜置. | 產生白色沉淀 | 說明久置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在一小塊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比,測出pH | pH=11 | 說明久置固體中,還一定含有NaOH |
分析 【作出猜想】依據氫氧化鈉變質的程度和產物并結合其他猜想分析解答;
【設計方案,并進行驗證】根據結論中有碳酸鈉,根據碳酸鈉和氯化鋇的反應來分析現象,再根據充分反應后溶液的pH值分析固體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所加試劑過量是為了讓碳酸鈉完全反應;
【實驗結論】根據實驗的現象和結論來分析上述猜想是否正確.
解答 解:【作出猜想】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根據猜想Ⅰ沒變質,猜想Ⅲ完全變質,可知猜想Ⅱ可能部分變質,既含有氫氧化鈉,也含有碳酸鈉;
【設計方案,并進行驗證】由實驗步驟①及由①得出的結論可知,該物質中含有碳酸鈉,氯化鋇與碳酸鈉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質碳酸鋇,故現象為產生白色沉淀;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充分反應后的上層清液滴在一小塊pH試紙上,由于步驟①滴加了過量的氯化鋇溶液,所以溶液中不含有Na2C03,且pH=11,則說明溶液顯堿性,原固體中含有NaOH;
步驟(1)中滴加過量BaCl2溶液,是保證所取樣品中的碳酸鈉完全反應,對步驟②的測量不造成影響;
【實驗結論】由實驗(1)和(2)的結論可知,原樣品中含有碳酸鈉和氫氧化鈉,則猜想Ⅱ正確;
故答案為:【作出猜想】部分變質,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產生白色沉淀;NaOH;使樣品中的Na2C03完全反應;
【實驗結論】Ⅱ.
點評 本題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體是否變質的實驗探究,以及方程式的計算,明確實驗現象與結論的關系,并從題目中獲取有用信息,結合物質的性質來分析,同時注意計算答題的規范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明礬使懸浮顆粒沉降下來 | B. | 用漂白粉進行消毒殺菌 | ||
C. | 只要無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飲用 | D. | 飲用前加熱煮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次數 | 1 | 2 | 3 | 4 |
加入稀鹽酸質量/g | 25 | 25 | 25 | 25 |
剩余固體質量/g | 19.4 | 16.8 | 14.2 | 12.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