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變化的結果是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把反應物看成是“舊物質”,下面對“新物質”和“舊物質”的理解,正確的是
A. 新物質是指世界上沒有的物質 B.新物質和舊物質的性質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
C. 新物質的元素組成與舊物質的元素組成肯定不同 D.新物質不會再變成其它物質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發現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認為與本次實驗無關,不予理睬
C.查找蠟燭成分資料,探究黑色物質成分 D.向老師請教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微粒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微粒的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 B.該微粒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
C.該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D.該圖表示的微粒是一種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釣魚島是我國固有領土,釣魚島附近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并且是我國東海靖漁場.我國福建,浙江和臺灣等地的漁民經常到這一帶捕魚請回答:
(1)釣魚島附近水域海底蘊藏的石油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我國漁民在這一帶捕獲的魚類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魚鱗中含有豐富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其中鈣,磷含量較高,此處鈣,磷是指 (分子、原子、元素).
(3)海水中含有很多雜質,取一杯渾濁的海水,若要使其變得澄清,所需要的操作方法為 ;得到的水如仍渾濁,其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點即可),然后小波進行了有效處理,使水樣變的澄清透明。若要使其變成較純凈的水,需要的操作方法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省環保部門按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著力做好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標的監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焚燒秸稈不會造成大氣污染 B.吸入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C.化學在環境監測和保護中不起作用 D.臭氧(O3)是大氣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