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紅棗,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之一。紅棗中富含鐵,經常食用紅棗可以防止患_____(填“貧血”或“佝僂病”)。
(2)二氧化氯可用于飲用水消毒。消毒過程中產生的次氯酸根離子(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價。
(3)生活中人們喜歡用鋁制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它難生銹,鋁制品難生銹原因是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欲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采取的方法正確的是_____。
選項 | 物質 | 加入的試劑或操作 |
A | NaCl溶液(CaCl2) | 過量的碳酸鈉溶液,過濾 |
B | CaCO3(CaO) | 高溫煅燒 |
C | Cu(NO3)2溶液(AgNO3) | 足量銅粉,過濾 |
D | NaOH溶液(Ca(OH)2)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質,測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物質 | 肥皂水 | 雨水 | 糖水 | 檸檬汁 | 洗潔精 |
pH | 10.2 | 5.2 | 7.0 | 2.5 | 12.2 |
由此判斷:
(1)酸性最強的物質是___。
(2)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的物質是___(填一種物質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小明生活的環境所降的雨水___(填“屬于”或“不屬于”)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操作,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序號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A | 向某固體滴加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該固體是碳酸鹽 |
B | 在空氣中加熱除去碳粉中的雜質銅粉 | 粉末完全變黑 | 碳粉中雜質已除盡 |
C |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溶液 | 沒有明顯現象 | 氫氧化鈉與稀鹽酸不發生反應 |
D | 用氯化鉀溶液進行導電性試驗,觀察小燈泡是否變亮 | 小燈泡變亮 | 氯化鉀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讓“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水和___,可有效減緩溫室效應。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長。煤燃燒產生的___進入大氣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③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___ (填字母)。
a工業廢水需經處理達標后才可排放
b為保護好水資源,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
c天然水只要通過處理后變清即可飲用
d為了改善水質,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凈水劑和消毒劑
④硝酸工廠排放的尾氣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氣體,可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NO+NO2+2NaOH=2X+H2O. X的化學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3月30日四川涼山突發森林大火,由于風向突變導致30名滅火人員壯烈犧牲;關于燃燒的條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只要外界條件足夠,所有物質都能燃燒
B. 燃燒一定會引起爆炸
C. 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水蒸發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D. 撲滅森林大火的有效辦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NaOH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小欣同學想探究是溶液中的哪種離子使溶液變為紅色的。NaOH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和水分子。以下是實驗方案,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過程 | 現象 | 結論 |
向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①_____ |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變色 |
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不變色 | ②_____ |
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③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活動中,指導老師拿來了一包已經完全失效的石灰干燥劑。為了確定該干燥劑的組成,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
(查閱資料)石灰干燥劑的成分為CaO,請寫出該干燥劑干燥原理: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①該干燥劑的成分為Ca(OH)2;②該干燥劑的成分為CaCO3;③該干燥劑的成分為_____。
(方案設計)小組成員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方案一:取樣,滴加足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為CaCO3;
方案二:取樣,滴加少量的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白色固體為Ca(OH)2;
方案三:取樣,加入水中,振蕩,靜置,上層為清液,下層出現固體不溶物,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變紅,則固體為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1)上述方案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_____,若有,請簡要說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若有多個方案不合理,只需要選擇其中的一個作答即可)。
(2)實驗證實,該固體是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請你再設計一種實驗方案予以證明(只要寫出實驗步驟和現象即可)。
實驗操作步驟 | 實驗現象 |
_____ | _____ |
(反思與評價)實驗小組的同學取了一定量樣品,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通過測得生成CO2氣體的質量計算得該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分數。實驗中,若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溶解于水而沒有全部逸出,造成計算結果與實際值相比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是由NaCl,Na2SO4,CaCO3,Na2CO3,NaOH,NH4NO3,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固體的成分,做了如下實驗:
(查閱資料):NH4NO3,CuSO4溶液顯酸性,Na2CO3溶液顯堿性,NaCl,Na2SO4溶液顯中性
(實驗探究)
(1)將白色固體溶于足量水中只得到無色溶液,無氣體或沉淀產生。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
(3)向濾渣中加入過量的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并產生無色氣體。
(4)將濾液分成兩份,向其中一份加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變紅;向另一份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
(得出結論):原白色固體中一定有的物質是_____,可能有的物質是_____,一定沒有的物質是_____。
(討論交流):同學們通過討論,一致認為只要將實驗過程中使用的某種試劑換成_____就能確認可能有的物質是否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