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分析回答;
(2)根據物質的結構分析構成物質的微粒;
(3)根據單質碳的穩定性和還原性分析回答有關的問題;
(4)根據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分析;
(5)①根據二氧化碳能與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分析;
②根據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6)結合所學習的環保知識進行思考,尤其要對溫室氣體的產生和影響作多角度拓展.
解答 解:(1)由原子結構示意為可知,原子核電荷數為6;
(2)單質有多種,在圖1的單質中,由分子構成是 C60;
(3)古代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雖年久仍不變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化學性質穩定.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現象是黑色粉末中有紅物質生成,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大試管中的反應體現了碳的還原性,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單質碳的還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業.
(4)二氧化能參與光合作用完成大氣中“循環”,但是大氣中二氧化含量不斷上升,會使全球變暖,從而導致溫室效應
(5)①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H2CO3;
②甲烷可以作為燃料,它充分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是 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6)A、“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每年3月28日晚上熄燈一小時,這個活動能起到節約電能,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A正確;
B、由上述分析可知電能節約了,使用化石燃料也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主要與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關,所以B正確;
C、欣賞城市夜景,城市夜景主要是由各種燈光所構成的,這需要消耗很多電能,與活動目的不相符,故C錯;
D、溫室氣體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等氣體,它們的大量排放,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帶來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厄爾尼諾現象增多等一系列氣候問題,故D說法正確.
故答為:(1)6;(2)C6;(3)穩定,黑色粉末中有紅物質生成,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4)溫室效應;(5))①CO2+H2O=H2CO3;②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6)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低碳生活的理念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操 作 | 現 象 | 結 論 |
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 滴加稀鹽酸 | 無明顯現象 | 濾渣為Cu |
產生氣泡,溶液變為淺綠色 | 濾渣為Cu和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裝有氫氧化銅的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試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 |
B. | 向已經變藍的石蕊試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會變為紫色 | |
C. | 把生銹的鐵釘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一段時間后鐵釘表面會有氣泡產生 | |
D. | 鐵絲跟稀硫酸反應后,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