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常用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
(2)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選擇氧氣的收集裝置即可;根據用高錳酸鉀制氧時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氣根據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即可;
(3)根據催化劑的概念與性質進行分析;根據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現場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即可;
(4)根據根據氧氣的密度比水的小進行分析
解答 解:(1)圖中儀器①是試管,②是酒精燈;
故填:試管;酒精燈.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需要加熱,應該用A裝置作為發生裝置;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加藥品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故填:C或D;棉花;氣密性;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用B和C裝置也可制取氧氣,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它的化學性質都沒有發生變化,我們把二氧化錳叫做催化劑,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故填:化學性質;催化劑;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4)因為氧氣的密度比水的小,氣體應從短管進,水從長管出,故選丙.
故填:丙.
點評 本題考查儀器的用途、裝置的選擇、文字表達式的書寫,選擇發生裝置時,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等因素;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氣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等因素.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反應時間較短的是高錳酸鉀 | |
B. | 同時開始加熱,先收集到氧氣的是氯酸鉀 | |
C. | a、b兩點物質均為混合物,且有一物質相同 | |
D.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使氯酸鉀產生的氧氣質量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