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除雜是化學實驗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方法探究】為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小明設計了三種方案。
實驗方案 | |||||||
方案A[來源:學§科§網] | | ||||||
方案B |
| ||||||
方案C | |
上述方案中有兩個是合理的,寫出合理方案中任意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方法提煉】上述兩種合理方案體現了物質除雜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將雜質直接轉化為所需物質;
思路二:將所需物質轉化為中間物質,再將中間物質轉化為所需物質。
【方法運用】
運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溶液,過濾、蒸發,即得氯化鎂固體。
運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氯化鈉和硫酸鉀。
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濾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步驟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濾液C中一定含有的陰離子是 ;
步驟③中乙溶液是 (填化學式)溶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圖5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 的化學性質。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
__ 、 ____ 、 _。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右圖所示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一定質量的金屬鋅投人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
放出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試求(計算結
果精確到0.1%)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S-32 Zn-65
(1)完全反應后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 g。
(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見微知著”,我們常從微觀認識宏觀的化學反應,下圖是乙烯(C2H4)燃燒的微觀示意圖。
![]() |
⑴該反應中單質的化學式為 ;
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兩種反應物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物質M的溶解度曲線,在t2℃時,將110gM配置成飽和溶液,將其降溫至t1℃時,理論上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
| A. | 31.6g | B. | 110g | C. | 131.6g | D. | 21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建立模型是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時往往引入模型,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模型,有關該模型的途述中,正確的是( 。
| A. | 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不變 | B. | 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生改變 |
| C.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利用括號內的物質設計的下列各實驗方案中,你認為可行的是
A.驗證銅、鐵、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銅絲、銀絲、硝酸亞鐵溶液)
B.鑒別固體: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銨(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氫氧化鈉溶液)
D.分離氧化鈣中混有的碳酸鈣粉末(加鹽酸,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