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金屬。請依據所學知識填空。
(1)考古工作者發現鐵質的出土文物往往銹蝕嚴重,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發生化學反應。在實驗室常用稀鹽酸清除鐵銹,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2)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兩個有關金屬性質的實驗:
實驗I:硝酸銀溶液和鐵粉混合
實驗II:硝酸銅溶液與鐵粉混合
在上述兩個實驗結束后,該同學將實驗I和II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個燒杯中,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
(3)與金屬跟鹽的反應相似,非金屬也有這樣的規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關系: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1+Br2。由此可判斷,非金屬單質Br2、I2、Cl2的化學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
(4)由硫酸鐵和硫酸亞鐵組成的混合物,經測定,其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答案】氧氣和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NO3)2 Cu(NO3)2 Cl2>Br2>I2 (100-3a)%或1-3a%
【解析】
(1)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鐵銹,故填氧氣和水;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鐵和水,在實驗室常用稀鹽酸清除鐵銹,化學方程式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2)鐵比銅和銀都活潑,能將它們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當鐵和硝酸銀、硝酸銅同時存在時,鐵先和硝酸銀反應,“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說明鐵已經將硝酸銀完全反應,鐵繼續置換硝酸銅中的銅,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是(鐵和硝酸銀、硝酸銅反應生成的)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一定含有的溶質故填Fe(NO3)2;“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沒有鐵,一定含有銅和銀,則濾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銅,故填Cu(NO3)2;
(3)根據“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可知,溴單質和氯氣都能置換出碘化鈉溶液中的碘,說明非金屬活動性溴、氯>碘,根據“Cl2+2NaBr=2NaC1+Br2”可知,氯氣能置換出溴化鈉中的溴,說明非金屬活動性氯>溴,得出氯、溴、碘三者的非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故填Cl2>Br2>I2;
(4)硫酸鐵[Fe2(SO4)3]和硫酸亞鐵(FeSO4)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是定值,即1個硫原子對應4個氧原子,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2∶(16×4)=1∶2,“其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2a%,則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a%-2a%=1-3a%=(100-3a)%,故填(100-3a)%或1-3a%。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霉變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
B. 為了出行方便應大力提倡私家車出行
C. 撲滅森林火災時開辟隔離帶,是為了清除和隔離可燃物
D.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列實驗操作或現象:
(1)檢驗氧氣時,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_______(填“口”或“中”),現象是 _______。
(2)準確的量取8mL水需要用到的儀器有 _____。
(3)對著冷而干燥的玻璃片呼氣,玻璃片上有_______出現(填現象),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NaOH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為紅色。小欣同學想探究是溶液中的哪種離子使溶液變為紅色的。NaOH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寫離子符號)和水分子。以下是實驗方案,請你補充完整:
實驗過程 | 現象 | 結論 |
向盛有蒸餾水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①________________ |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變色 |
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不變色 | ②__________________ |
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③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個同學在實驗室做了兩個實驗,所得結論如下:
A同學實驗操作及現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一集氣瓶中,木條不復燃。結論:說明集氣瓶中沒有氧氣。
B同學實驗操作及現象:將燃燒的木條伸入一集氣瓶中,木條沒有熄滅。結論:說明集氣瓶中盛有純凈的氧氣。
請分析這兩位同學所得結論正確嗎?說明理由。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常用濕潤的PdCl2試紙來檢測CO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已知CO與Pd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列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CO、NO2、SO2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B. 從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屬Pd應位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氫之后
C.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了變化
D. X為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
(1)生活中有許多除污漬的方法,請根據不同原理將下列事例分類。①用洗發水洗頭發 ②用爐具清潔劑除油污 ③用酒精除碘漬 ④用汽油除油漬 ⑤用肥皂洗衣服 ⑥用稀鹽酸清理廁所污漬,你選擇的原理是_____,所包括的事例有_____(填序號)。
(2)醋酸(CH3COOH)是一種常見的酸,具有酸的通性。例如: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 +NaOH= CH3COONa+H2O。
①氫氧化鉀與氫氧化鈉一樣,也是一種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請寫出醋酸與氫氧化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化學式_____。
②醋酸與鹽酸一樣,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請寫出醋酸與金屬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水是生命之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水屬于_____(填單質或化合物)。
(2)生活中可以采用_____來鑒別硬水和軟水,可以通過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電解一定量的水,當其中一個電極產生5mL氣體時,則另一電極產生的氣體可能是_____mL或_____mL。
(4)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節約用水,你在家中可以采用的節水辦法是_____(寫出一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央電視臺暑期推出的科學類節目《加油!向未來》將科學知識融合到節目中,深受廣大學生喜愛。請你參與節目回答問題:
(1)人體內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是鈣還是鐵?_____;
(2)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以采取的滅火方法是_____;
(3)用廚房中的白醋浸過的白色紙花,噴上一種試劑后,變成漂亮的紅色小花,這種試劑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