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
(1)生活中有許多除污漬的方法,請根據不同原理將下列事例分類。①用洗發水洗頭發 ②用爐具清潔劑除油污 ③用酒精除碘漬 ④用汽油除油漬 ⑤用肥皂洗衣服 ⑥用稀鹽酸清理廁所污漬,你選擇的原理是_____,所包括的事例有_____(填序號)。
(2)醋酸(CH3COOH)是一種常見的酸,具有酸的通性。例如: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醋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H3COOH +NaOH= CH3COONa+H2O。
①氫氧化鉀與氫氧化鈉一樣,也是一種常見的堿,具有堿的通性。請寫出醋酸與氫氧化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鹽的化學式_____。
②醋酸與鹽酸一樣,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請寫出醋酸與金屬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答案】發生乳化作用(或發生溶解現象或發生化學反應) ①⑤(或③④或②⑥) CH3COOK 2CH3COOH+Zn=(CH3COO)2Zn+H2↑
【解析】
(1)①用洗發水洗頭發是乳化原理;②用爐具清潔劑除油污是堿性物質與油污發生化學反應;③用酒精除碘漬是因為碘能溶解在酒精中;④用汽油除油漬是因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⑤用肥皂洗衣服是肥皂的乳化作用;⑥用稀鹽酸清理廁所污漬是因為污漬中的物質能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故填:發生乳化作用(或發生溶解現象或發生化學反應);①⑤(或③④或②⑥);
(2)①醋酸與氫氧化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的醋酸鉀和水,鉀元素與鈉元素均顯+1價,所以由醋酸鈉的化學式可知,醋酸鉀的化學式為CH3COOK;故填:CH3COOK;
②醋酸與金屬鋅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醋酸鋅和氫氣;故填:2CH3COOH+Zn=(CH3COO)2Zn+H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與化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1)現在的衣服面料多種多樣,有一種面料叫“冰蠶絲”,其主要成分為合成纖維。可用____方法鑒別“冰蠶絲”和天然蠶絲。
(2)節假日或雙休日,去郊游野炊實為一大快事。某小組野炊食譜如下,從營養均衡的角度來看,該食譜中除水外,還缺少的營養素是:_____。野炊時,如果迅速向“灶”里塞滿枯枝,反而燃燒不旺、濃煙滾滾,說明可燃物充分燃燒需要的條件是:______。
野炊食譜:
主食:饅頭
配菜:烤火腿、鯽魚湯、五香豆干
(3)生活離不開水,下列有關水的說法錯誤的有:_____(填序號)
①水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純凈物
③除去氯化鉀中的雜質二氧化錳,可以通過加水溶解、過濾的方法得到純凈的氯化鉀
④將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軟化 ⑤洗菜后的水用來澆花、沖洗廁所
(4)良好的生活環境可以提升生活質量。在家庭裝修時,一些人造板材會釋放出一種對人體有害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味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氮氣 B二氧化碳 C甲醛 D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從一支燃著的蠟燭可以觀察到很多現象,請你根據觀察到的蠟燭燃燒的現象填空。
(1)蠟燭的頂端熔化成___________態。
(2)燭焰從內往外可分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三部分火焰的顏色是_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中,1~2s后取出,發現處在外焰的部分___________ (填“最先”或 “最后”)變黑,說明外焰溫度___________(填“最高”或“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金屬。請依據所學知識填空。
(1)考古工作者發現鐵質的出土文物往往銹蝕嚴重,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__發生化學反應。在實驗室常用稀鹽酸清除鐵銹,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2)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了兩個有關金屬性質的實驗:
實驗I:硝酸銀溶液和鐵粉混合
實驗II:硝酸銅溶液與鐵粉混合
在上述兩個實驗結束后,該同學將實驗I和II的物質全部倒入同一個燒杯中,發現燒杯內的紅色固體明顯增多。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__。
(3)與金屬跟鹽的反應相似,非金屬也有這樣的規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關系: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1+Br2。由此可判斷,非金屬單質Br2、I2、Cl2的化學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
(4)由硫酸鐵和硫酸亞鐵組成的混合物,經測定,其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則混合物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氣體,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分別測定它們的密度B. 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C. 觀察顏色并聞它們的氣味D. 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次用餐中,小麗對“固體酒精”產生好奇,于是她買回一袋,和同學一起對其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固體酒精中含有酒精、氫氧化鈉等物質。
(提出問題)固體酒精中的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及變質的程度如何?
(作出猜想)
小麗猜想:沒有變質,只含有氫氧化鈉
小明猜想:全部變質,只含有碳酸鈉;
你的猜想:部分變質,含有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根據實驗室提供的儀器和藥品進行了氧氣的制備實驗。
同學們稱取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放在大試管中,將溫度控制在 250℃條件下加熱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有些同學發現收集到的氧氣大于理論產量,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應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放出氧氣;
猜想Ⅱ:反應生成的錳酸鉀分解放出氧氣。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
(實驗驗證)同學們分為兩組,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①第一組同學取一定質量的二氧化錳,在 250℃條件下加熱一段時間,冷卻后測得二氧化錳的質量不變。則猜想_____錯誤。
②第二組同學取錳酸鉀在 250℃條件下加熱,沒有用測定質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確的結論。該組同學選擇的實驗方法是_____。
(實驗反思)上述實驗中,我們得到什么啟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風華實驗活動小組在假期檢查實驗室時發現,一瓶曾經做實驗用的NaOH溶液沒有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開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A同學:該溶液沒有變質,只含有NaOH;
B同學:該溶液全部變質,只含有Na2CO3;
C同學:該溶液部分變質,含有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B同學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鹽酸,觀察到無明顯現象。由此B同學得出結論:自己的猜想不成立,A同學的猜想成立。
(評價與交流)B同學的結論_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同學們經過討論后一致認為:B同學在驗證自己的猜想時,若將所加試劑調換成足量的另一種溶液____(填化學式),觀察到有____產生,待不繼續反應后,再滴加_______ 就能確定出溶液中溶質的成分。C同學通過該方案進行實驗,兩步實驗均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最終確定了原溶液中的溶質成分。則B同學開始加入少量稀鹽酸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
(歸納與總結)通過上述實驗我們能夠總結出:在確定氫氧化鈉的變質程度時,一般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確定溶液中的溶質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號 | 化學反應事實 | 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
A | 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 | 反應物的種類 |
B | 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而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 | 反應溫度 |
C | 雙氧水在常溫下較難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 | 催化劑 |
D | 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而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 | 反應物濃度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