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A. 堿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B.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 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D. 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則可做保護氣的一定是稀有氣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聯系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包餃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鹽等。其中富含糖類的是_____。
(2)人體缺_____元素能導致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
(3)加了洗滌劑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滌劑的_____作用。
(4)鐵鍋容易生銹的主要原因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發生了化學反應。
(5)家用防水手套、玻璃茶杯、純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機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
(6)藥物“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可治療胃酸過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 進入地窖前要先進行燈火實驗
B. 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
C. 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檢驗純度
D. 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測pH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校食堂周二午餐食譜的部分內容。請回答下列問題。
主食 | 米飯 |
副食 | 紅燒牛肉、炒雞蛋、咸味花生米 |
飲品 | 酸奶 |
(1)紅燒牛肉中富含的營養物質_____在消化道內會逐漸被分解成可被人體吸收的多種氨基酸。
(2)從均衡營養的角度分析,該食譜中缺少的有機營養物質是_____。
(3)人體所需熱量的 60%~70%來自_____, 該食譜中富含此類營養物質的食物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A.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屬于氧化反應,則氧化反應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C. 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都達到了相對穩定結構,但最外層達到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D. 二氧化碳氣體能使燃著的木條火焰熄滅,則能使火焰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同學通過這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對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
(1)對污染及治理方法連線不正確的是_____。
A 減緩“溫室效應”一使用清潔能源
B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C 控制酸雨﹣煤經過脫硫處理后再燃燒
(2)對物質分類正確的是_____。
A 氧氣、氮氣、氦氣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B 空氣、錳酸鉀、河水都是混合物
C 過氧化氫、二氧化硫、冰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種無味的液體A裝入試管,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無現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產生氣泡,生成了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C,使金屬E紅熱并伸入盛有氣體C、瓶底有少量液體D的集氣瓶中,金屬E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
(1)寫出它們的化學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2)黑色粉末B是A的分解反應中的_____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廢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種離子中的幾種。為確定廢液中存在的離子,進行了下面實驗:
①取少量廢液,向廢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廢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無明顯現象;
③再取少量廢液,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請分析實驗后回答:
(1)廢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______,可能含有的離子是______;
(2)有同學認為實驗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明朝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謙的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借詠石灰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同學在學習此詩后發現了一些蘊藏的化學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石頭要經過千錘萬鑿才能夠開采,體現了石頭硬度較大這一化學性質
B. 使用烈火焚燒制取石灰發生了物理變化
C. 將塊狀的石灰碾壓成碎粉末發生了化學變化
D. 通過閱讀詩句可以了解石灰是白色的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