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是某同學通過這段時間的化學學習,對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
(1)對污染及治理方法連線不正確的是_____。
A 減緩“溫室效應”一使用清潔能源
B 防止水的污染﹣提倡使用含磷的洗衣粉
C 控制酸雨﹣煤經過脫硫處理后再燃燒
(2)對物質分類正確的是_____。
A 氧氣、氮氣、氦氣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單質
B 空氣、錳酸鉀、河水都是混合物
C 過氧化氫、二氧化硫、冰都是氧化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鑒別NaCl和NH4NO3固體 | 分別加少量水溶解 |
B | 分離CaO和CaCO3 | 加足量水溶解,過濾 |
C | 除去KCl固體中的少量KClO3 |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加熱 |
D |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 加入足量鋅粉并過濾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城市文明化創建的今天,仍有一些市民環保意識不強,隨意將垃圾顛倒在城市的主要供水渠道邊。請回答:
(1)沿岸居民時常能聞到垃圾發出的臭味,是因為_______ 。
(2)某化學興趣小組定期對河水進行取樣測試。為了除去水樣中難溶性固體,需將水樣____(填序號)
①加熱 ②過濾 ③蒸發 ④冷卻
(3)為了保護河水的水質,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填序號)
①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 ②禁止施用化肥農藥 ③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④抑制水生所有動、植物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選用紅磷是因為反應可以耗盡氧氣,生成固態的五氧化二磷
B.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換成硫或木炭
C. 燃燒匙中的紅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 本實驗可以證明空氣含有N2、O2、CO2和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
A. 堿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
B. 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
C. 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所以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D. 稀有氣體可做保護氣,則可做保護氣的一定是稀有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錯誤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①試管口豎直向上,向其中加入大理石__________________。
②傾倒液體時,細口瓶的塞子正放在桌子上_______________。
③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未預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做細鐵絲與氧氣反應的實驗,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未裝少量水或細沙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成功著陸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使用了多種材料。
(1)探測器上的五星紅旗含有一種叫聚酸亞胺的有機高分子材料。該材料屬于_____(填“金屬”或“合成”)材料
(2)探測器使用的鋁合金硬度比純鋁的硬度______ (填“大”或“小”)
(3)探測器廣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們完成如下實驗
①將未打磨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沒有明顯現象。
②將打磨過的鋁片放入FeSO4溶液中,鋁片表面有明顯變化。
③將打磨過的鐵片片放入CuSO4溶液中,鐵片表面變紅。實驗①中無現象是因為鋁片表面有一層致密的_______(填化學式)薄膜;實驗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實驗③中鐵片足量,充分反應后溶液變為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可利用溶解于水后溫度變化情況,區別氫氧化鈉和硝酸銨固體
B. 將鋼鐵制品表面涂保護層,是有效減緩鋼鐵制品銹蝕的方法之一
C. 在農業生產中,銨態氮肥與熟石灰混合使用以提高肥效
D. 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能促進可燃物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最近幾年里,煤礦瓦斯爆炸、煤塵爆炸事故頻繁發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瓦斯、煤塵中含有可燃性物質,與空氣混合達爆炸極限,立即發生爆炸
B. 進礦井時,應先做燈火實驗
C. 為了防止煤礦發生爆炸,應采取的措施是保持礦井內通風
D. 為防止連續爆炸,采用注液氮的滅火方案,其原理是隔絕氧氣和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