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 空氣液化,礦石粉碎 | B. | 碘升華,紅磷燃燒 |
| C. | 實驗室制氧氣,鐵生銹 | D. | 滴水成冰,工業制氧氣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空氣液化,礦石粉碎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 B、碘升華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紅磷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五氧化二磷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實驗室制氧氣,鐵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化學變化. D、滴水成冰,工業制氧氣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 故選B.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麗同學在一次課外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時誤將過氧化氫(H2O2)溶液當作酸與氧化鐵(Fe2O3)粉末混合,發現有大量氣泡產生。她聯想到二氧化錳(MnO2)可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那么,Fe2O3能否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呢?請你一起參與探究,并填寫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否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驗證】小麗同學一次設計了三個實驗
實驗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試管中,觀察到有極少量氣泡產生,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沒有復燃,說明H2O2溶液常溫下分解緩慢。
實驗二 在實驗一的試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氣泡產生,然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 。
實驗三 待反應結束后,將試管里的不溶物濾出,并洗滌、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wg,說明 。
【實驗結論】小麗同學認為,Fe2O3粉末可以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
【反思評價】小江同學認為要證明小麗同學的結論正確,僅做這三個實驗還不充分,需要補充一個探究實驗,探究 。
【拓展】下表是同學們探究影響H2O2分解因素時所記錄的部分數據:
用足量等體積H2O2溶液制取相同體積O2所需時間
時間/min
催化劑 | 30%H2O2 溶液 ] | 15%H2O2 溶液 | 5%H2O2 溶液 |
加入wg MnO2 | 0.2 | 0.8 | 2.0 |
加入wg Fe2O3 | 7.0 | 9.0 | 16.0 |
通過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延伸】 小明同學看到Fe2O3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劑,還聯想到一種藍色的CuSO4溶液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劑,請你一起參與
計算:
(1)Cu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
(2)80gCuSO4中銅氧元素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下圖所示,關于這三個反應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放出熱量
B.生成物都是固體
C.都產生藍紫色火焰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氣體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無明顯變化,將灼熱至發紅固體丁放到混合氣體中,丁燃燒生成新的氣體丙,丁熄滅后,測知甲氣體全部耗盡,往乙,丙混合氣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已知乙氣體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四
(1)寫出這些物質的名稱,甲 , 乙 ,丙 ,丁 ,
(2)甲與丁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說明瓶內原有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
| B. | 氧氣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在常溫下能與所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
| C. | 工業上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
| D. | 沒有二氧化錳作催化劑,過氧化氫溶液就不會產生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從示意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
| A. | 圖①分子中兩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4 | B. | 圖②對應的物質是化合物 |
| C. |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 | D. | 兩種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