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材料表明當時 ( )
A.中國法制比較完備 B.漢高祖代表了地主階級的利益
C.同態復仇比較明顯 D.以禮入法是中華法系基本特征
4. 《宋史》卷一《太祖紀》對陳橋兵變有如下記載:“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御之。次陳橋驛……有以黃衣加太祖(即趙匡胤――引者注)身,眾皆羅拜,呼萬歲,即掖太祖乘馬”。以下能體現文中“黃衣”功能的是 ( )
A.“衣,依也 B.“衣,隱也”
C.“衣,所以表貴賤也” D.“衣,身之章(障)也”
3.歷史學家習慣上將夏的建立作為中國進入文明時代的起點,其主要依據是夏時代( )
A.金屬工具出現 B.文字產生
C.階級分化出現 D.國家形成
A.蒙古帝國疆域圖 B.匈奴民族西遷圖
C.伊斯蘭教傳播圖 D.海外殖民形勢圖
2.如果為右圖深顏色部分命名,以下最合理的選項是 ( )
1.《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載:“有嬌氏女安登為少典妃,游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 這一記載 ( )
A.證明了炎帝時代中國已邁入文明社會
B.反映了中國早期史料中保留神話成分
C.說明了炎帝時代中國已信奉“龍”圖騰
D.驗證了炎帝時代中國處于母系氏族階段
①微生物接種的方法很多,由“步驟2”可知,此步驟采用的可以是 法。
比較各培養皿中的細菌數的多少,可以間接通過計算培養皿中的 數來表示。
②培養皿A與培養皿B中的細菌相比,主要差異是 。
在微生物學上將B培養皿中的培養基稱為 培養基。
③如果B1中沒有菌落形成,實驗就無法進行下去。若要使實驗進行下去,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④從B1培養基至Bn培養基上的細菌菌落數越來越多,菌落也越來越大。請用達爾文理論解釋這種現象:
取培養皿B若干(分別記作B1、B2、B3……),加入含青霉素的細菌培養基。
步驟2:將適量某種細菌培養液接種在培養皿A的表面,置于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培養基的表面會出現一些細菌菌落。
步驟3:用接種環將A上的某一菌落挑到盛有無菌液的錐形瓶中,蓋上瓶塞,劇烈震蕩錐形瓶以分散細菌。
步驟4 從錐形瓶中取一環菌液接種到B1上,將B1培養一段時間后,B1中一定部位出現了少量菌落。
步驟5:用接種環再在B1中的菌落上按一下,然后接種在B2表面,培養一段時間后,培養基表面又會出現較多菌落。
步驟6:再用接種環再從B2中的菌落上按一下,然后接種在B3表面,培養一段時間┉┉
如此繼續,直到接種至Bn上(見下圖)。
(實驗重復多次,每次實驗結束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
42.(11分)下列第(1)小題是關于青霉素發現的實驗研究,第(2)題是關于青霉素抗藥性的研究,請按要求回答
(1)下面是發現和研究青霉素的過程:
問題:在培養細菌的培養基中,發現青霉菌,在其周圍沒有細菌生長。沒有青霉菌的培養基內布滿了細菌。
假設:
實驗:把青霉菌放入培養液內培養,一段時間后除去青霉菌,并用這種培養液培養細菌,觀察細菌的生長情況。
結果:這種培養液阻止了細菌的生長和繁殖。
結論:青霉菌可產生一種阻止細菌生長繁殖的物質。
①該實驗的假設是 。
②以上實驗還不足以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以上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實驗方法。
!
(2)為了研究細菌對青霉素抗藥性形成的機理,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步驟1:取培養皿A,加入普通細菌培養基;
(1)與過程①相關的酶有 ,過程②的主要轉運方法是 。
(2)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物質名:
B. C. F
(3)寫出下列數字所代表的生理過程:
⑦ ⑧
(4)過程④一般發生在 細胞中,過程⑦形成的物質C被稱為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