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函數值域(最值)的一般方法:
1、利用基本初等函數的值域;
(1)與Na反應(置換反應或取代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應
a燃燒:CH3CH2OH +3O2 →2CO2+3H2O
b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 2CH3CHO + 2H2O
教學過程
展示:各種含有酒精的飲料和調味品(圖片或實物)。
問題:你能從中得到酒精的哪些物理性質?
板書:無色液態、可溶于水、有香味。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演示或動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寫出乙醇的結構式、分子式、結構簡式,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們熟悉的原子團?這些原子團還存在于哪些分子中?它們與乙醇在結構上有何不同?
板書:1.分子結構
化學式:C2H6O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OH稱為羥基
講述:在C2H6中存在-C2H5,在H2O分子中存在-OH。從乙醇的分子結構不難看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氫原子被水分子中羥基(-OH)取代;又可看成是水分子中氫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
問題:預測乙醇可能具有那些性質?
討論得出:①能燃燒 ②可能與水反應
[活動、探究1]:無水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提示鈉的使用及實驗操作事項
問題:1、實驗中出現了哪些現象?
2:上述現象與你的預測是否一致?你如何解釋這些現象?
3:寫出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寫出水的結構式,進而上述實驗中乙醇分子可能的斷鍵位置在哪兒?
4:什么事實可以說明斷鍵的位置不是C-H、C-C鍵呢?(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問題:根據剛才的實驗現象,完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該反應的類型。并分析烴基對羥基的影響。
板書:化學性質
(1)與Na反應(置換反應或取代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鈉
問題:寫出乙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燃燒屬于什么反應?
板書:(2)氧化反應
①燃燒 CH3CH2OH + 3O2→2CO2 + 3H2O
講述:乙醇不僅能在點燃條件下反應,還可以在其它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下面請看教材實驗[活動、探究2]
布置學生分組實驗
問題:1、聞到了什么氣味?有何物質產生?
2、銅絲變黑是什么變化?又變紅是什么變化?你怎樣看待銅絲的作用?
60、從清末立憲到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中國的憲政建設經歷了近半個世紀,其中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文件是
A、《共同綱領》B、《欽定憲法大綱》 C、《臨時約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解析]《欽定憲法大綱》1904清政府頒布,上演了一出鬧劇。《臨時約法》1912年孫中山頒布,確立三權分立的民主共和政體,為了限制篡奪了革命果實的袁世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頒布,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當時還沒復習到這里,這也說明了我們高一時候學習不夠投入,不夠認真。克服遺忘的有效辦法是多次重復。
[答案]A
59、之所以說嚴復的思想在當時遠遠超過了大多數改良思想家的認識,主要是因為他
A、極力主張學習西方 B、把西方近代政治文化概括為“自由為體,民主為用”
C、對“中體西用”思想作了全面闡述 D、主張從教育入手,開啟民智
[解析]這也是岳麓版教材單獨介紹的。嚴復抓住了自由、民主的內涵,比大多數主張君主立憲的改良思想家要激進。
[答案]B(
58、梁啟超的思想觀點中認為實現民主政治的第一步是
A、興民權 B、君主立憲 C、新民 D、民主
[解析]實現民主政治就是興民權,這是同義反復,不是實現民主的準備工作。梁啟超認為,要興民權,必須首先讓百姓有基本的民主素質,有知識有文化,懂民主,這樣才能確保民主政治的優質高效,不然就會發生像蘇格拉底被處死一樣的悲劇。這是岳麓版教材的內容。
[答案]C
57、20世紀20年代,孫中山與時俱進,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主要“新”在
A、符合社會主義革命的要求 B、具有鮮明反帝反封建的內涵
C、代表工農群眾的根本利益 D、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解析]新三民主義最大的新在于反帝。
[答案]B
56、《海國圖志》序言中說:“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論反映出作者 ①主張與外國禮尚往來 ②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③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④學習西方技術旨在抵御外國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為什么要寫這本書呢?為了用西方的武器抵御西方的侵略,為了用西方的態度款待西方,為了學習西方的技術抵制西方。”“款待”含有“以其人之道還之以其人之身”禮尚往來的意思。魏源主張學習西方的技術,還未意識到政治制度也要學。
[答案]C
55、“過去專制主義是正統,神圣不可侵犯 …… 現在民主主義成了正統,同樣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這種神圣 …… 為人民所拋棄是毫無疑問的。”引發這種變化的歷史事件是
A、維新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頒布了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即使以后袁世凱想要復辟帝制,也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唾棄。而新文化運動將民主科學理念進一步鋪開,是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延續,是在加強“這種變化”,而不是“引發”。
[答案]B
54、1804年拿破侖把共和國改為帝國,綜觀法蘭西第一帝國,其主要的功績是
A、結束了長期的動蕩局面 B、推翻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
C、傳播了法國革命思想 D、捍衛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成果
[解析]拿破侖打退外敵,解除了法國的動亂和危機。他在位期間,頒布了《拿破侖法典》,建立法蘭西銀行,大力發展工商業,穩定的局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從而捍衛了革命的成果。拿破侖在對外戰爭中,在歐洲大陸傳播了資產階級的理念,但這對比起國內的政策,不是主流,而是支流。他對經濟發展的促進時間長,持續久;而對外戰爭畢竟是短期的。
[答案]D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