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區域整治的過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確的是: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農田
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徑流
C、丙――修建梯田,發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13、圖示堤壩的主要作用是:
A、攔沙蓄水 B、發電灌溉
C、防洪抗旱 D、調節氣候
12、該區域地貌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風力侵蝕 B、風力沉積
C、流水侵蝕 D、流水沉積
11、在利用GPS衛星定位時,對地面任何一點,在任一時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
A、一顆GPS衛星 B、二顆GPS衛星
C、三顆GPS衛星 D、四顆GPS衛星
讀右圖,判斷12―14題。
10、如果將“GIS”用來監測森林火災,可以
A、用來分析、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 B、預測森林火災的發生地點
C、預測森林火災后所造成的后果
D、及時知道火災地點、范圍,分析火勢蔓延方向,制定滅火方案
9、下列關于三個經濟地帶協調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將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業轉移到資源豐富的中西部
B、將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人口稠密的東部
C、將大運輸量的企業轉移到交通發達的東部
D、將輕工業和農牧業轉移到資源短缺的東部
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等現代化技術,不僅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而且也越來越近普通的人的生活。回答10~11題。
8、根據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發展理論,西部經濟地帶將建成
A、水電基地 B、商品糧基地
C、有色金屬等原材料基地 D、石油和畜牧業基地
7、下列關于我國三個經濟地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經濟地帶和東部季風區的范圍是基本吻合的
B、中部經濟地帶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
C、新建的重慶直轄市屬東部經濟地帶
D、西部經濟地帶位于內陸邊遠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均屬于沿邊省區
6、第二條亞歐大陸橋自東向西依次經過的自然地區是
①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 ②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 ③內蒙古溫帶地區
④青藏高寒地區 ⑤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 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②⑤
依據各省、市、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把我國劃分為三個經濟地帶,三個地帶經濟發展地帶性差異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會和經濟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據此回答7~9題。
5、甲地的年太陽輻射和年降水量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有
①光熱充足,可一年兩熟 ②小麥顆粒飽滿 ③水稻栽種面積廣 ④瓜果甜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