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黎文利同學也說過,我認為,數學要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要量化的話,110、120分左右吧,多做題把各種題型都見識一遍并總結一些經驗就可以了。但是要達到一個量化為140分以上的很高的層次,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提高數學學習動力的另一有效方法是不斷積累體驗數學的學習快感。在內心體驗到數學學習快感的一剎那時刻暗示激勵潛意識。
例如:當你在課堂上對老師講述的典型例題豁然貫通時;當你費盡千辛萬苦絞盡腦汁后無意中找到一種簡潔而奇妙的解法時;當你自學教材忽然間找到互不相干的兩個知識點之間的隱秘聯系時,……內心會油然萌生出種種愉悅感、成就感、自豪感,要讓潛意識細膩地品味這些數學靈智之美感,并捕捉這短暫的自我暗示良機,向潛意識灌輸良性暗示信息“我真聰慧”、“我的數學思維太棒了”、“我百分之百能考出數學好成績”。大腦中學習數學的潛能及興趣便被點點滴滴的靈智美感火花點燃起來。
數學,是所有科目中題目最多的一門功課,然而數學又是所有科目中題目最少的一門功課。說它多,是因為數學題目千變萬化,永遠做不完,筆者曾經和考生們開玩笑說,數學新題產生的速度,遠遠大于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編輯一本數學復習資料,比女同志生小孩還容易,但另一方面,高考中所涉及的數學解題思想、數學解題方法、數學分析技巧、數學題型就那么有限的十幾種、幾十種,所以說數學又是題目最少的過程。
避免陷入題海戰術沼澤地的關鍵要養成題后總結反思的做題習慣。任何一道數學典例習題,都有它的特定思維背景和考查知識方法的側重點,因此,養成對典型習題進行題后總結反思的習慣對提高解題能力觸發解題潛能是極為有利的。例如:
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透題意,找到條件與問之間的聯系?
能否迅速發現題目中關鍵的解題題眼?
能否變換添置題目中條件、問題、結論?
這道題所用的方法技巧有哪些特殊之處?
能否推廣這道題的解題方法技巧?
自己能從這道題中收獲哪些新知識新方法?
還有哪些與此相關聯相類似的題目呢?
這道題的背景設置技巧、構思方法編排、分析流程等有無代表性?
……
認真反思總結一道有代表性習題所得豐厚收獲,豈是泛泛做幾十道習題所能與之相比!前者在考場上數學答卷題感豐厚左右逢源一觸即發,后者數學應考題感思路枯竭無源搜腸刮肚望題興嘆。
數學各大板塊之間彼此聯系不是很多,相互的依賴性也不如其他學科強。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排列組合、解析幾何、復數、數學極限、二項式等各大板塊更在自成一派之勢。所以常常見到諸如立體幾何學得很透但函數秀糟的同學。一個板塊的優弱并不影響其余幾大板塊的復習。
利用數學各大板塊互相獨立的復習特點,采取“分割包圍”、“各個擊破”、“分而殲之”是數學攻弱補差的要訣。這也是數學弱科比其他科短期進步快的原因之一。在高三數學總復習前,就要對從宏觀上自己數學各大板塊的強弱優劣急緩輕重情況做準確的評估,重點板塊、薄弱板塊要多投入時間精力,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用啃硬骨頭的韌勁拔掉弱勢數學板塊的釘子。
數學復習要緊緊抓住課本,反芻吃透課本是搞好數學復習的第一條生命線,要把課本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解題技能、典型例題、解題中常用的通法通解等熟爛于胸,如牛吃草后反芻一樣,把課本的復習內容反芻精透。
很多同學舍本求末,泡在各種名目的復習資料中。殊不知,就連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們也稱“課本才是數學復習的命根子”,真正能把課本內容徹底吃透消化后,數學解題能力再向上提高就像一層窗紙一樣一捅就破。每天數學高考中與課本有關聯的試題比比皆是,請看《求學》雜志2005年第9期對2005年高考數學卷的分析:“試卷中有些試題基本上是課本例、習題的原貌,如理(18)(Ⅰ)的求解基本上是《立體幾何》(以下簡稱《立幾》)P44例2異面直線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推導過程的原貌。
有些試題就是課本例、習題的變式,如理(1)是從《解析幾何》(以下簡稱《解幾》)P43練習2(3)題與P96練習2(1)的變式與簡單綜合;理(2)是《代數》(下)P192例2的變式;理(8)是《立幾》P15例題的變式;理(14)是《解幾》P74練習2(2)題的變式;理(15)是《代數》(下)P258復習參考題九14(15)題的變式。
(3)請問的面積是否有最大值?
若有,求出這個最大值;若沒有,請說明理由.
(2)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用表示點
的坐標;
28、如圖9,拋物線
的圖像與
軸交于
兩點,與
軸交于點
,其中點
的坐標為
;直線
與拋物線交于點
,與
軸交于點
,且
.
(2)判斷線段GB與DF的大小及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圖8
27、如圖8,四邊形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其中、
、
的圓心依次是點A、B、C.
(1)求點D沿三條圓弧運動到G所經過的路線長;
(1)補全“頻率分布表”;
(2)在“頻數分布條形圖”中,將代號為“4”的部分補充完整;
(3)你最喜歡以上哪一種教學方式或另外的教學方式,請提出你的建議,并簡要說明理由.(字數在20字以內)
0.25
0.15
4
分組討論,解決問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