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上海歷史卷) 既通天文,又擅文學,其發明創造保持世界記錄長達1700多年的我國科學家是
A張衡 B祖沖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1. (02上海歷史卷)文物是形象的歷史。人們從商周青銅器不僅看到了那一時期的各種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當時的冶煉技術、生產水平、文字、藝術和社會生活等各種情況。從下列秦磚、漢瓦與畫像石中,你能獲得哪些歷史信息?(6分)
3、(07上海歷史卷)一位歷史研究者想要編寫《昭君出塞》一書,涉及長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蓋棉被、穿綢衣 C.放鞭炮、聽說書 D.抽卷煙、烤甘薯
第七節 秦漢時期的文化
考點10(5)秦漢時期的文化
材料二 17-18世紀,中國古代的主要經典和儒家學說,通過傳教士的介紹、研究,在歐洲知識界和上層社會得到了流傳和宣揚,成為伏爾泰等啟蒙運動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國歷史上傳統的仁君統治和大一統的思想,更是主
--摘編自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知識界)對外國作品的興趣從純科技轉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對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熱情向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轉移。新的著重點對以后幾年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發展起著重大影響。
--摘編自費正清、劉廣京《劍橋中國晚清史》
回答:
(1)歷史學家翦伯贊認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其意義不亞于新航路的發現。西漢時期開通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同亞洲哪些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4分)從全球史觀的角度看,新航路的開辟有何重要意義?(3分)
地區: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
意義:打破了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開始了整體發展的進程。
1、(06年江蘇歷史卷)下列歷史事件發生在東漢時期的是
A.張騫出使西域 B.倭奴國奉貢朝賀:
C.昭君遠嫁呼韓邪單于 D.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③與西亞、歐洲的往來(參見07四川文綜卷的“文明交流”題)
④絲綢之路
2、(07全國文綜Ⅱ)圖5是西漢政府授予邊疆民族首領的銅質官印的印文,該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遺址。這印證了當時這一地區
A.與西漢王朝結盟 B.為西漢王朝的附屬國
C.正式歸屬西漢王朝 D.是西漢王朝的封國
第六節 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考點9(4)兩漢時期的對外關系
①與朝鮮的關系(未見考題)
②與日本、越南的關系
圖5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漢印的印文。該印是
A.劉邦所封異姓諸侯王的王印 B.漢朝賜予百越首領的印信
C.漢朝管理今昆明地區的實物證據 D.漢朝封夜郎侯為王時所賜印信
1. (05年全國文綜卷Ⅰ)我國西南地區自古生活著眾多少數民族,中央政府在該地區推行了許多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政策。回答13-16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