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D點的瞬時速度,根據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結合周期的測量誤差得出加速度的測量誤差.
解答 解:(1)根據相鄰相等時間內位移差相等可以判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2)D點的瞬時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則${v}_{D}=\frac{{x}_{CE}}{2T}=\frac{(32.70+45.30)×1{0}^{-2}}{0.2}$m/s=3.90m/s.
(3)由圖可知,在連續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x=12.60cm,根據△x=aT2得,加速度a=$\frac{△x}{{T}^{2}}=\frac{12.60×1{0}^{-2}}{0.01}m/{s}^{2}=12.6m/{s}^{2}$.
(4)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周期是T=0.021s,則周期的測量值偏小,根據$a=\frac{△x}{{T}^{2}}$知,加速度的測量值偏大.
故答案為:相鄰相等時間位移差相等,3.90,12.6,大.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紙帶的處理方法,會根據紙帶求解瞬時速度和加速度,主要是勻變速直線運動推論的運用.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沿兩半球接觸面垂直方向把兩半球拉開,則拉力至少為4πR2p | |
B. | 若沿兩半球接觸面垂直方向把兩半球拉開,則拉力至少為πR2p | |
C. | 若沿兩半球接觸面平行方向把兩半球拉開,則拉力至少為2πμR2p | |
D. | 若沿兩半球接觸面平行方向把兩半球拉開,則拉力至少為πμR2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述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0.2m/s2 | B. | 剎車過程持續的時間為2s | ||
C. | t=0時刻的速度為5m/s | D. | 剎車過程的位移為5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彈在空中飛行的速度約790m/s | |
B. | 信號沿動物神經傳播的速度大約為10m/s | |
C. | 汽車上速度計的示數為80km/h | |
D. | 成人步行的速度約1.1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乒乓球在左、右兩側運動速度變化量之比為1:1 | |
B. | 乒乓球在網左右兩側運動時間之比為2:1 | |
C. | 乒乓球過網時與落到桌邊緣時速率之比為1:3 | |
D. | 擊球點的高度與網高度之比為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變為原來的2倍 | |
B. | 落點Q與P的距離變為原來的2倍 | |
C. | 落到斜面時的速度與斜面夾角α不變 | |
D. | 落到斜面時的動能變為原來的4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線段 | OA | OB | OC | OD | OE | OF |
數據/cm | 0.54 | 1.53 | 2.92 | 4.76 | 7.00 | 9.40 |
各點速度 | vA | vB | vC | vD | vE |
數據/(×10-2m/s) | 7.70 | 12.0 | 16.2 | 20.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