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可以從粒子進入磁場的方向出發,由豎直速度大小由初速度表示出來,而此速度是由第一電場的加速和第二電場的減速而得,結合牛頓第二定律能求出質量之比.
(2)先畫出兩個粒子相遇的軌跡圖,相遇是兩個粒子在轉動半周后相碰的,那么進入的兩點與相遇點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先求出粒子進入磁場前的縱坐標,由幾何關系就能求出相遇點P的坐標.
(3)由于兩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間相同,所以進入電場時間差即為在磁場中從開始到相遇的時間差,由周期公式求出兩個粒子轉半周的時間差,就是粒子進入電場的時間差.
解答 解:(1)設粒子初速度為v0,進磁場方向與邊界的夾角為θ.
${v_y}=\frac{v_0}{tanθ}$…①
記$t=\frac{L}{v_0}$,則粒子在第一個電場運動的時間為2t,在第二個電場運動的時間為t 則:
vy=a×2t-at…②
qE=ma…③
由①②③得:$m=\frac{qEt}{v_0}tanθ$
所以$\frac{m_1}{m_2}=\frac{{tan{{60}°}}}{{tan{{30}°}}}=\frac{3}{1}$
(2)正粒子在電場運動的總時間為3t,則:
第一個t的豎直位移為$\frac{1}{2}{a_1}{t^2}$
第二個t的豎直位移為$\frac{1}{2}{a_1}{(2t)^2}-\frac{1}{2}{a_1}{t^2}=\frac{3}{2}{a_1}{t^2}$
由對稱性,第三個t的豎直位移為$\frac{3}{2}{a_1}{t^2}$
所以${y_1}=\frac{7}{2}{a_1}{t^2}$
結合①②得${y_1}=\frac{{7\sqrt{3}}}{6}L$
同理${y_2}=\frac{{7\sqrt{3}}}{2}L$
由幾何關系,P點的坐標為:xP=3L+(y1+y2)sin30°sin60°=6.5L
${y_P}=-[{y_2}-({y_1}+{y_2})sin{30°}cos{60°}]=-\frac{{7\sqrt{3}}}{3}L$
(3)設兩粒子在磁場中運動半徑為r1、r2
由幾何關系2r1=(y1+y2)sin60°
2r2=(y1+y2)sin30°
兩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均為半個周期:
${t_1}=\frac{{π{r_1}}}{v_1}$
${t_2}=\frac{{π{r_2}}}{v_2}$
v0=v1sin60°
v0=v2sin30°
由于兩粒子在電場中運動時間相同,所以進電場時間差即為磁場中相遇前的時間差△t=t1-t2
解得$△t=\frac{{7\sqrt{3}πL}}{{6{v_0}}}$
答:(1)正、負粒子的質量之比為3:1.
(2)兩粒子相遇的位置P點的坐標為(6.5L,$-\frac{7\sqrt{3}}{3}L$ ).
(3)兩粒子先后進入電場的時間差為$\frac{7\sqrt{3}πL}{6{v}_{0}}$.
點評 本題雖沒有告訴電場和磁場的相關物理量,只從運動學角度告訴進入磁場的方向,以及兩粒子恰恰在磁場中均轉過半圈相遇于P點,所以要假定事先假定一些參數,最后再消去這些參數.要注意的是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力,粒子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于豎直方向是方向相反的兩塊電場,則豎直方向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表示出各自的豎直末速度,再由角度的關系,求出末速度關系,豎直位移等,最后得到所求.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 | |
B. | 小球沿斜面運動到最遠點時的加速度為$\frac{qEsinθ}{m}$ | |
C. | 小球運動過程中,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 |
D. | 小球在運動過程中,電場力做功的最大值為$\frac{2(mgsinθ)^{2}}{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圖示位置,變壓器原線圈的電流瞬時值為零 | |
B. | 發電機線圈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NBSωcosωt | |
C. | 僅將滑動觸頭P向下移動時,變壓器原線圈電流將增大 | |
D. | 在用電高峰,為使用戶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觸頭P應向上滑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金屬網的右側會感應出-Q的電荷量,B向左移動時AB間電場不變,B與M之間始終沒有電場 | |
B. | 若金屬網B向左移動,所打到M上的粒子動能將增大 | |
C. | 金屬網B固定不動,所有打到M上的粒子在屏上形成的一個圓形亮斑 | |
D. | 要使達到M上粒子形成的圓形亮斑面積縮小,可以將金屬網B向右移動一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發電機的輸出電流方向每秒鐘改變50次 | |
B. | 輸電線上電流為20A | |
C. | 升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比為1:40 | |
D. | 降壓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之比為24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彈簧秤的示數是25N | |
B. | 彈簧秤的示數是22N | |
C. |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間,m1的加速度大小為5.5m/s2 | |
D. |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間,m2的加速度大小為13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斜面體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零 | |
B. | 木塊沿斜面下滑的距離為$\frac{{v}_{1}+{v}_{2}}{2}$t | |
C. | 木塊下滑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為mgh-$\frac{1}{2}$mv22+$\frac{1}{2}$mv12 | |
D. | 如果木塊以初速度v2沖上斜面,它沿斜面上升到h高處時速度為v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