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靜止放著長L=2.0m質量M=3.0kg的木板,一個質量m=1.0kg的小物體(可視為質點)放在離木板右端a=0.4m處,m和M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今對木板施加向右的拉力F=10.0N,為使木板自物體下方分離出來,此拉力作用時間不得少于多長?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將木板置于MN處,現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再將木板放回原處并按住,繼續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________;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變瓶中水的質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F1的關系。圖12中的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 ( )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點是________.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1所示,質量為m的滑塊放在光滑的水平平臺上,平臺右端B與水平傳送帶相接,傳送帶的運行速度為v0,長為L。現將滑塊緩慢向左移動壓縮固定在平臺上的輕彈簧,到達某處時突然釋放,當滑塊滑到傳送帶右端C時,恰好與傳送帶速度相同。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
(1)試分析滑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情況;
(2)若滑塊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求釋放滑塊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
(3)若滑塊離開彈簧時的速度大于傳送帶的速度,求滑塊在傳送帶上滑行的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熱量。
圖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1所示,MN是兩塊豎直放置的帶電平行板,板內有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PQ是光滑絕緣的水平滑槽,滑槽從N板中間穿入電場。a、b為兩個帶等量正電荷的相同小球,兩球之間用絕緣水平輕桿固連,輕桿長為兩板間距的,桿長遠大于球的半徑,開始時從外面用絕緣輕繩拉著b球使a球靠近M板但不接觸。現對輕繩施以沿桿方向的水平恒力拉著b球和a球由靜止向右運動,當b球剛從小孔離開電場時,撤去拉力,之后a球也恰好能離開電場。求運動過程中b球離開電場前和離開電場后(a球還在電場中)輕桿中的彈力之比。不計兩球間庫侖力,球視為點電荷。
圖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第二學期查漏補缺物理試題(C組)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11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鉛筆以代替定滑輪,細繩的兩端分別與彈簧秤的掛鉤和礦泉水瓶連接。在桌面上畫出兩條平行線MN、PQ,并測出間距d。開始時將木板置于MN處,現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為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0,以此表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再將木板放回原處并按住,繼續向瓶中加水后,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1,然后釋放木板,并用秒表記下木板運動到PQ處的時間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為a=________;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種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變瓶中水的質量重復實驗,確定加速度a與彈簧秤示數F1的關系。圖12中的圖象能表示該同學實驗結果的是 ( )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點是________.
A.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獲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實驗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