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聯立方程求出10s內通過車廂的節數.
(2)根據初速度為零勻加速直線運動相等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得出第4節車廂通過他的時間,根據位移時間公式求出第5節車廂到第8節車廂完全通過他所用的時間.
(3)根據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第1節車廂末端,第5節車廂末端通過他時瞬時速度之比.
解答 解:(1)設一節車廂的長度為L,有:L=$\frac{1}{2}a{{t}_{1}}^{2}=2a$,
10s內的位移為:x=$\frac{1}{2}a{t}^{2}=\frac{1}{2}×a×100=50a$,
共有車廂的節數為:n=$\frac{x}{L}=\frac{50a}{2a}=25$.
(2)因為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相等時間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為1:$(\sqrt{2}-1):(\sqrt{3}-\sqrt{2}):$…$(\sqrt{n}-\sqrt{n-1})$,
則第一節車廂和第四節車廂通過的時間之比為1:$(2-\sqrt{3})$,
所以第4節車廂通過的時間為:${t}_{4}=(4-2\sqrt{3})s$.
因為L=$\frac{1}{2}a{{t}_{1}}^{2}$,則${t}_{1}=\sqrt{\frac{2L}{a}}$,
5節車廂全部通過所需的時間為:${t}_{5}=\sqrt{\frac{2×5L}{a}}=\sqrt{\frac{10L}{a}}$,
8節車廂全部通過所需的時間為:${t}_{8}=\sqrt{\frac{2×8L}{a}}=\sqrt{\frac{16L}{a}}$,
第5節車廂到第8節車廂完全通過所需的時間為:$t′={t}_{8}-{t}_{5}=\sqrt{\frac{16L}{a}}-\sqrt{\frac{10L}{a}}=\sqrt{\frac{2L}{a}}(\sqrt{8}-\sqrt{5})$,
可知:$t′=(\sqrt{8}-\sqrt{5}){t}_{1}=(4\sqrt{2}-2\sqrt{5})s$.
(3)根據速度位移公式v2=2ax得:${v}_{1}=\sqrt{2aL}$,${v}_{5}=\sqrt{2a×5L}$,
所以${v}_{1}:{v}_{5}=1:\sqrt{5}$.
答:(1)10s內總共有25節車廂通過他的面前;
(2)第4節車廂完全通過他用了$(4-2\sqrt{3})s$;第5節車廂到第8節車廂完全通過他又用了$(4\sqrt{2}-2\sqrt{5})s$;
(3)第1節車廂末端,第5節車廂末端通過他時,瞬時速度之比是1:$\sqrt{5}$.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和推論,并能靈活運用,有時運用推論求解會使問題更加簡捷.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變大 | B. | F變小 | C. | f變大 | D. | f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保持靜止 | B. | 相互靠近 | C. | 相互遠離 | D. | 先靠近后遠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航天器軌道高度降低后,向心加速度減小 | |
B. | 航天器軌道高度降低后,飛行速度減小 | |
C. | 航天器軌道高度降低過程中,飛行周期變小 | |
D. | 要使航天器再次回到預定軌道,可以通過航天器發動機點火加速實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圈中的感應電流之比為I1:I2=1:2 | |
B. | 線圈中的感應電流之比為I1:I2=2:1 | |
C. | 通過線圈某截面的電荷量之比q1:q2=1:2 | |
D. | 通過線圈某截面的電荷量之比q1:q2=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2J | B. | 12J | C. | 28J | D. | 8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