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 s0=s1,兩車恰好相遇1次 | B. | 若 s0<s1,兩車相遇2次 | ||
C. | 若s0=s1+s2,兩車最小距離為S2 | D. | 若s0<s1+s2,兩車 不會相遇 |
分析 此題是追擊與相遇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分析清楚兩物體的位移關系.兩物體的位移之差等于初始時的距離是兩物體相遇的條件.
解答 解:由圖線可知:在T時間內,甲車前進了s2,乙車前進了s1+s2;
A、若 s0=s1,則s0+s2=s1+s2,兩車只能相遇一次,故A正確.
B、若 s0<s1,則s0+s2<s1+s2,即s0<s1,在T時刻之前,乙車會超過甲車,但甲車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車還會超過乙車,則兩車會相遇2次,故B正確;
C、若s0=s1+s2,則s0>s1,兩車不會相遇,速度相等時,有最小距離,且為s0-s1,故C錯誤;
B、若s0<s1+s2,仍有可能存在s0+s2=s1+s2,所以兩者可能相遇,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對于圖象問題,要抓住:
1、抓住速度圖象是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數表現形式,分析問題時要做到數學與物理的有機結合,數學為物理所用;
2、在速度圖象中,縱軸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圖象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靈活分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0 | B. | $\frac{m{{v}_{0}}^{2}}{2}$+qEL | C. | $\frac{m{{v}_{0}}^{2}+qEL}{2}$ | D. | mv02+qE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v1:v2:v3=3:2:1 | B. | v1:v2:v3=$\sqrt{3}$:$\sqrt{2}$:1 | ||
C. | t1:t2:t3=1:($\sqrt{2}$-1):($\sqrt{3}$-$\sqrt{2}$) | D. | t1:t2:t3=($\sqrt{3}$-$\sqrt{2}$):($\sqrt{2}$-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最終從傳送帶左端滑落 | |
B. | 將以1m/s的速度返回光滑水平面 | |
C. | 先向左勻減速后向右一直勻加速并回到光滑水平面 | |
D. | 若增大vl,物塊向左運動的位移將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節車廂經過觀察者所用的時間之比是1:($\sqrt{2}$-1):($\sqrt{3}-\sqrt{2}$):L:($\sqrt{n}$-$\sqrt{n-1}$) | |
B. | 每節車廂末端經過觀察者時的速度之比是1:2:3:L:n | |
C. | 在相等時間里,經過觀察者的車廂節數之比是1:2:3:L:n | |
D. | 如果最后一節車廂末端經過觀察者時的速度為v,那么在整個列車經過觀察者的過程中,平均速度為$\frac{v}{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