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因為水銀滴在玻璃板上將成橢球狀,所以說水銀是一種不浸潤液體 | |
B. | 液體對固體是否發生浸潤現象,是由液體和固體兩者的性質共同決定的 | |
C. | 在人造衛星中,由于一切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所以一個固定著的容器中裝有浸潤其器壁的液體時,必須用蓋子蓋緊,否則容器中的液體一定會沿器壁流散 | |
D. | 當A液體和B固體接觸時,是發生浸潤現象還是發生不浸潤現象,關鍵決定于B固體分子對附著層A液體分子的吸引力是比液體內的分子對附著層分子吸引力大些還是小些 |
分析 一種液體會浸濕某種固體并附著在固體表面,叫浸潤,浸潤與兩種物質的材料有關;.附著層液體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表現為引力,有收縮趨勢,不浸潤;附著層液體分子比液體內部密集,表現為斥力,有擴張趨勢,浸潤.
解答 解:AB、浸潤與不浸潤是由液體和固體共同決定的.液體浸潤固體,附著層面積要擴張,不浸潤固體附著層面積要收縮;水銀不浸潤玻璃,但可能浸潤其他固體,所以A錯,B正確.
CD、在處于完全失重狀態的人造衛星上,如果液體浸潤其器壁,液體和器壁的附著層就會擴張,沿著器壁流散,故必須蓋緊,故C正確;D選項說明了發生浸潤和不浸潤現象的微觀原理,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考查浸潤與不浸潤現象,關鍵是明確浸潤與不浸潤的微觀原理,知道浸潤液體在細管中上升,以及不浸潤液體在細管中下降.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一電場的電場線分布關于y軸(沿豎直方向)對稱,O、M、N是y軸上的三個點,且OM=MN。P點在y軸右側,MP⊥ON。則 ( )
A.M點的電勢比P點的電勢高
B.將負電荷由O點移動到P點,電場力做正功
C.M、N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O、M兩點間的電勢差
D.在O點靜止釋放一帶正電粒子,該粒子將沿y軸做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月考二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某貨物將質量為=100kg的貨物(可視為質點)從高處運送至地面,為避免貨物與地面發生撞擊,現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圓軌道,使貨物自軌道頂端無初速度滑下,軌道半徑R=1.8m。地面上緊靠軌道順次排放兩個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長度均為
,質量均為
=100kg,木板上表面與軌道末端相切。貨物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
)
(1)若貨物滑上木板A時,木板不動,而滑上木板B時,木板B開始滑動,求應滿足的條件。
(2)若=0.5,求貨物滑到木板A末端時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運動的時間。并分析判斷貨物能否從B板滑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運動員的加速度為5m/s2 | |
B. | 該運動員在加速階段通過的距離為15m | |
C. | 該運動員運動的最大速度為10m/s | |
D. | 該運動員在加速階段的第二秒內的平均速度為3.75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6 | B. | 3:1:6 | C. | 1:3:18 | D. | 1: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通過調節,使小車、紙帶、細繩和定滑輪上邊緣在一條直線上 | |
B. | 本實驗中用刻度尺測計數點的距離讀數的誤差是系統誤差 | |
C. | 處理數據,作v-t圖象時因描點不準而產生的誤差是偶然誤差 | |
D. | 實驗中鉤碼的質量越大越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