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首先據波形圖讀出波長,求出0.7s內波傳播的距離,根據時間與周期的關系即可求出周期,求出波速,求出波傳到x=16m的時間,再求出質點振動的時間,一個周期質點通過路程為4A,根據振動時間與周期的關系即可求出路程;
解答 解:由于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因此各質點的起振方向均向下,故經t=0.7s,x軸上在0~10m的范圍內第一次出現如圖所示的波形,說明在該時間內傳播了14m,正好是$1\frac{3}{4}$個周期,所以周期為T=0.4s,
波長λ=8m,波速$v=\frac{λ}{T}=\frac{8}{0.4}m/s=20m/s$,經0.8s波傳播到x=vt=20×0.8=16m處,質點在0~1.0s內振動半個周期,路程為2A=4cm
故答案為:0.4 4
點評 畫出波形草圖,據波形圖分析是解題的關鍵,靈活應用波速的兩種公式是解題的突破口,注意波形圖與質點的振動結合,基礎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體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線運動 | |
B. | 物體在變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線運動 | |
C. | 物體在變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線運動 | |
D. | 物體只有在變力作用下才可能作曲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一上半期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爬竿運動員從竿上端由靜止開始先勻加速下滑2t時間,再勻減速下滑t時間,恰好到達竿底且速度為零,這兩段勻變速運動過程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
A.1:2 B.2:1
C.1:4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7屆陜西省高三月考二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當小車水平向右加速運動時,物塊M相對車廂靜止與其后豎直壁上,當車的加速度a增大時
A.車廂壁對物塊的壓力增大
B.物塊所受靜摩擦力增大
C.物塊仍相對車廂靜止
D.車廂對物塊的作用力方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物體從A到B速度越來大,從B到C速度越來越小 | |
B. | 物體從A到B速度越來越大,從B到C加速度增大 | |
C. | 物體從A到B先加速后減速,從B到C一直做減速運動 | |
D. | 物塊從A到B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從B到C加速度一直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橫波和縱波都能發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現象 | |
B. | 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與物質的運動狀態有關 | |
C. | 麥克斯韋預言并用實驗驗證了電磁波的存在 | |
D. | 在光的雙縫干涉實驗中,若僅將入射光由綠光變為紅光,則條紋間距變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因為水銀滴在玻璃板上將成橢球狀,所以說水銀是一種不浸潤液體 | |
B. | 液體對固體是否發生浸潤現象,是由液體和固體兩者的性質共同決定的 | |
C. | 在人造衛星中,由于一切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所以一個固定著的容器中裝有浸潤其器壁的液體時,必須用蓋子蓋緊,否則容器中的液體一定會沿器壁流散 | |
D. | 當A液體和B固體接觸時,是發生浸潤現象還是發生不浸潤現象,關鍵決定于B固體分子對附著層A液體分子的吸引力是比液體內的分子對附著層分子吸引力大些還是小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煙塵在高壓電場作用下帶上了負電 | |
B. | 煙塵在高壓電場作用下帶上了正電 | |
C. | 帶負電的煙塵吸附在線圈上,因此看不到有煙冒出 | |
D. | 帶正電的煙塵吸附在直導線上,因此看不到有煙冒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