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磚折射率的實驗原理是折射定律n=$\frac{sini}{sinr}$,作出光路圖,分析入射角與折射角的誤差,來確定折射率的誤差.
(2)入射角和折射角是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根據圖確定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據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在相同條件下,同側兩顆大頭針之間的距離越大時,相對誤差較小.
解答 解:(1)如圖所示,虛線表示作圖得到的光路圖,而實線是實際光路圖,
可見,入射角沒有變化,折射角的測量值偏大,
則由n=$\frac{sini}{sinr}$,知折射率偏小.
(2)①由圖得到,光線在玻璃磚上表面上入射角為i=90°-θ1,折射角為r=90°-θ2,根據折射定律得
n=$\frac{sini}{sinr}$=$\frac{sin(90°-{θ}_{1})}{sin(90°-{θ}_{2})}$=$\frac{cos{θ}_{1}}{cos{θ}_{2}}$
②同側兩顆大頭針之間的距離應適當大時,則光線位置較準確,那么引起的角度誤差較小.
故答案為:(1)偏小;(2)①$\frac{cos{θ}_{1}}{cos{θ}_{2}}$;②大.
點評 對于實驗誤差,要緊扣實驗原理,用作圖法,確定出入射角與折射角的誤差,即可分析折射率的誤差.
本實驗用“插針法”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不是與界面的夾角.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t0后的某時刻甲、乙兩物體相對于出發點的位移可能相等 | |
B. | 0~t0時間內,物體甲的中間時刻速度小于物體乙的平均速度 | |
C. | t0時刻之前,甲、乙兩物體之間的距離是先增大后減小 | |
D. | t0時刻之前,物體乙受到的阻力先是小于物體甲受到的阻力,后是大于物體甲受到的阻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惠更斯原理更能說明光是一種波 | |
B. | 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 | |
C. | 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 |
D. | 托馬斯•楊在實驗室成功觀察到了光的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鋼球的最低點為平衡位置 | |
B. | 鋼球原來靜止的位置為平衡位置 | |
C. | 鋼球振動到距原靜止位置下方3cm處時的位移為3cm | |
D. | 鋼球振動到距原靜止位置上方2cm處時的位移為2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 | B. | 速度為零,加速度不為零 | ||
C. | 加速度為零,有向上的速度 | D. | 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F1、F2同時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 |
B. | F1、F2同時增加10N,F也增加10N | |
C. | F1增加10N,F2減少10N,F一定不變 | |
D. | 若F1、F2中的一個增大,F不一定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源的總功率為3.0w | B. | 電源的內阻為0.5Ω | ||
C. | 電源的效率為60% | D. | 電源內部消耗功率為1.5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