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核內的某一核子與其他核子間都有核力作用 | |
B. | 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α粒子的散射實驗 | |
C. | 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結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 | |
D. | 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使人類認識到原子核具有復雜的結構 | |
E. | 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在由離核較遠的軌道自發躍遷到離核較近的軌道的過程中,放出光子,電子動能增加,原子的電勢能增加 |
分析 核子不能無限靠近,即核力除表現為引力之外,在某些情形下表現為斥力.大體上說核子間的距離在0.8~1.5費米(1費米)之間表現為引力,
小于0.8費米表現為斥力,大于10費米時,核力消失;
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僅能解釋α粒子散射實驗;
結合能:兩個或幾個自由狀態的粒子結合在一起時釋放的能量.自由原子結合為分子時放出的能量叫做化學結合能,分散的核子組成原子核時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結合能.
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學形態影響,說明射線來自原子核,且原子核內部是有結構的
解答 解:A、核力是短程力,每個核子只跟它鄰近的核子間存在核力作用,故A錯誤;
B、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的原子核式結構模型,故B正確
C、當比結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結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穩定,故C正確;
D、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化學形態影響,說明射線來自原子核,說明原子核內部是有結構的,故D正確;
E、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電子由離核較遠的軌道自發躍遷到離核較近的軌道的過程中,放出光子,電子的動能增大,電勢能減小,原子總能量減小,故E錯誤
故選:BCD
點評 對于原子物理部分知識,大都屬于記憶部分,要注意加強記憶和積累,一定牢記原子核式結構模型、元素的放射性、核力、波爾理論和經典力學.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物塊從輕放在傳送帶上到落到地面的時間為$\sqrt{3}$s | |
B. | 落點P與傳送帶右端的水平距離為2$\sqrt{2}$m | |
C. | 傳送帶因傳送小物塊多消耗的電能為2J | |
D. | 小物塊落到地面時的動能為26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粒子可能帶負電 | |
B. | 粒子一定是從a點運動到b點 | |
C. | 粒子在c點加速度可能小于在b點加速度 | |
D. | 粒子在電場中c點的電勢能一定大于在b點的電勢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A方向 | B. | OB方向 | C. | OC方向 | D. | OD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N距球體M越遠,它們間的靜電力越小 | |
B. | 在距球體M越遠的位置,球體M產生的電場越弱 | |
C. | 小球N與球體M間的作用力與它們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 | |
D. | 小球N與球體M間的作用力與它們電荷量的乘積成反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