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α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核還可以再分 | |
B. | 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 |
C. | 分別用X射線和綠光照射同一金屬表面都能發生光電效應,則用X射線照射時光電子是最大初動能較大 | |
D. | 基態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躍遷到激發態后,不可能發射多種頻率的光子 |
分析 α粒子散射實驗證明原子具有核式結構模型;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揭示了原子核有內部結構;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原子吸收能量后,躍遷到激發態,因不穩定,則向基態躍遷,從而會發射多種頻率的光子,從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A、α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A錯誤;
B、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揭示了原子核是有內部結構的,故B錯誤;
C、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_{km}^{\;}=hγ-{W}_{0}^{\;}$,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x射線的頻率比綠光的頻率大,則用x射線照射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故C正確;
D、基態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躍遷到n大于2的激發態后,因不穩定,則會向低能級躍遷,可能發射多種頻率的光子,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考查α粒子散射實驗與天然放射現象的作用,掌握光電效應的特點,理解躍遷發出光子的原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于堵車,汽車從甲地到乙地的車速僅為5 km/h | |
B. | 列車加速過程中某時刻的速度可達250km/h | |
C. | 百米賽跑的運動員以9.5 m/s的速度沖過終點線 | |
D. | 返回地面的太空艙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Fsinθ | B. | f=μmg | C. | f=μ(mg-Fsinθ) | D. | f=F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質點運動的加速度一定不変 | |
B. | 質點速度的方向時刻發生改變 | |
C. | 若桌面足夠大,質點的運動方向與恒力F的方向最終保持相同 | |
D. | 質點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恒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