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動能定理求出物塊到達C點的速度,結合牛頓第二定理求出軌道C點對物塊的支持力,從而得出物塊對C點的壓力.
(2)當物塊在木板上滑動時,通過物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和地面對木板的最大靜摩擦力比較,判斷木板處于靜止狀態,結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長木板的至少長度.
解答 解:(1)從A至C點,由動能定理得,$mgH=\frac{1}{2}m{{v}_{2}}^{2}-\frac{1}{2}m{{v}_{0}}^{2}$ ①
設C點受到的支持力為FN,則有:${F}_{N}-mg=m\frac{{{v}_{2}}^{2}}{R}$,
由①式代入數據解得${v}_{2}=2\sqrt{7}$m/s,FN=47.3N,
根據牛頓第三定理可知,物塊m對圓弧軌道C點的壓力為47.3N.
(2)由題意可知,小物塊m對長木板的摩擦力f=μ1mg=0.5×10N=5N,
木板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f′=μ2(M+m)g=0.2×50N=10N,
因為f<f′,所以小物塊在長木板上滑動時,長木板靜止不動,
小物塊在長木板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長木板右端時速度剛好為零,
則長木板長度的至少為:l=$\frac{{{v}_{2}}^{2}}{2a}=\frac{{{v}_{2}}^{2}}{2{μ}_{1}g}=\frac{28}{2×5}m=2.8m$.
答:(1)小物塊滑動至C點時,對圓弧軌道C點的壓力為47.3N.
(2)長木板至少為2.8m,才能保證小物塊不滑出長木板.
點評 本題考查了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綜合運用,對于第二問,判斷長木板是否運動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列波沿x軸的負方向傳播 | B. | 這列波的波速是4 m/s | ||
C. | a、b兩質點的振幅都是10cm | D. | a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流表的示數為10$\sqrt{2}$A | |
B. | 0.01s時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垂直 | |
C. | 線圈轉動的角速度為l00πrad/s | |
D. | 0.02s時電阻R中電流的方向自左向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場線實際上并不存在,是為了方便描述電場假想出來的 | |
B. | 電場強度和電勢都是標量,不能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和 | |
C. | 公式F=$\frac{k{q}_{1}{q}_{2}}{{r}^{2}}$適用于計算真空環境中兩個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 | |
D. | 公式UAB=$\frac{{W}_{AB}}{q}$只適用于計算勻強電場的電勢差,不適用于非勻強電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緩慢拉動A環,B環緩慢上升至D點的過程中,F一直減小 | |
B. | 若緩慢拉動A環,B環緩慢上升至D點的過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B環機械能的增加量 | |
C. | 若F為恒力,B環最終將靜止在D點 | |
D. | 若F為恒力,B環被拉到與A環速度大小相等時,sin∠OPB=$\frac{R}{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車做曲線運動,乙車做直線運動 | |
B. | 0-t1時間內,甲車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車的平均速度 | |
C. | 在t2時刻丁車在丙車的后面 | |
D. | 0-t2時間內,丙、丁兩車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電壓表讀數為8 V,則輸入電壓的最大值為32V | |
B. | 若輸入電壓不變,負載電阻的阻值增加到原來的2倍,則輸入功率減小到原來的1/2倍 | |
C. | 若輸入電壓不變,副線圈匝數增加到原來的2倍,則電流表的讀數減小到原來的一半 | |
D. | 若保持負載電阻的阻值不變,輸入電壓增加到原來的2倍,則輸出功率增加到原來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