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考查實驗時平衡摩擦力時出現的誤差問題,不是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就是平衡摩擦力時過大.從圖上分析兩圖各是什么原因即可.
(2)根據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C點的瞬時速度,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3)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應平衡摩擦力且沙桶質量應遠小于滑塊質量;
合力做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根據動能定理分析答題;
在只有重力或只有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系統機械能守恒.
解答 解:(1)由圖乙所示圖象可知,a-F圖象在a軸上有截距,即當拉力為零時已經產生加速度,小車所受的合力大于沙桶的重力,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時木板傾角偏大,平衡摩擦力過大造成的.
(2)兩計數點間有4個點沒有畫出,則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0.1s,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可知,加速度為:a=$\frac{DE-AB+EF-BC+FG-CD}{9{t}^{2}}$=$\frac{DG-AD}{9{t}^{2}}$=$\frac{0.0650-0.0260-(0.0260-0.0050)}{9×0.{1}^{2}}$=0.20m/s2.
(3)A、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認為滑塊受到的拉力等于沙桶的重力,因此用該套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實驗中除了必須墊高長木板以平衡摩擦力外,還必須保證小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故A正確;
B、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如果能測出小車受到的拉力就不需要滿足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因此用該套實驗裝置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若該同學能找到用以測量細線張力的力傳感器,實驗中不必保證小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但仍然必須墊高長木板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
C、平衡摩擦力且滿足小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時,滑塊受到的合力等于沙桶的重力,因此用該套實驗裝置可以以滑塊為研究對象驗證動能定理,實驗中必須墊高長木板以平衡摩擦力,同時必須滿足小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故C正確;
D、當只有重力或只有彈力做功時系統機械能守恒,墊高木板以平衡摩擦力同時保證小沙桶質量遠小于滑塊質量時,滑塊與小砂桶組成的系統不滿足只有重力對系統做功,系統的機械能不守恒,故D錯誤;
故答案為:(1)偏大;(2)0.20;(3)ABC.
點評 教科書上的實驗,我們要從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步驟、實驗數據處理、實驗注意事項這幾點去搞清楚.
對于實驗我們要清楚每一項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為什么要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等.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8 | B. | 10 | C. | 18 | D. | 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M=\frac{{4{π^2}{h^3}}}{{G{T_2}^2}}$ | B. | $M=\frac{{g{R^2}}}{G}$ | ||
C. | $M=\frac{{4{π^2}{r^3}}}{{G{T_1}^2}}$ | D. | $M=\frac{{4{π^2}{{(R+h)}^3}}}{{G{T_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基態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躍遷到激發態后,在向低能級躍遷時放出光子的波長一定大于或等于入射光子的波長 | |
B. | ${\;}_{90}^{234}$Th(釷)核衰變為${\;}_{91}^{234}$Pa(鏷)核時,衰變前Th核質量等于衰變后Pa核與β粒子的總質量 | |
C. | 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證明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 |
D. | 分別用紫色光和綠色光照射同一金屬表面都能發生光電效應,則用紫色光照射時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 | |
E. | 平均結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