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第一過程中,運動員始終處于失重狀態 | |
B. | 在第二過程中,運動員始終處于超重狀態 | |
C. | 在第二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始終在增大 | |
D. | 在第一過程中運動員的動能始終在減小 |
分析 當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大于物體的真實重力時,就說物體處于超重狀態,此時有向上的加速度;當物體對接觸面的壓力小于物體的真實重力時,就說物體處于失重狀態,此時有向下的加速度;如果沒有壓力了,那么就是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此時向下加速度的大小為重力加速度g.
分析各力做功情況,根據功能關系即可明確動能和機械能的變化情況.
解答 解:AB、運動員剛接觸床面時重力大于彈力,運動員向下做加速運動,運動員處于失重狀態;隨床面的形變的增大,彈力逐漸增大,彈力大于重力時,運動員做減速運動,運動員處于超重狀態.故AB錯誤;
C、在第二過程中,彈力對運動員始終做正功,因此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增大,故C正確;
D、在第一過程中,運動開始時有一段加速運動,因此開始時動能增大,只有重力和彈力平衡時達到最大速度之后,運動員的動能才開始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對超重失重現象的理解和功能關系的分析,要注意明確人處于超重或失重狀態時,人的重力并沒變,只是對支持物的壓力變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甲車的加速度大于乙車 | B. | t1時刻甲、乙兩車的速度相同 | ||
C. | t1時刻甲、乙兩車相遇 | D. | t1時刻甲車在乙車前方的距離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副線圈中電壓表的讀數為110V | |
B. | 副線圈中輸出交流電的頻率為0.02Hz | |
C. | 原線圈中電流表的讀數為0.5A | |
D. | 原線圈中的輸入功率為220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 |
B. | 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采用了實驗和邏輯推理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 |
C. | 牛頓在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時,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實驗.該實驗運用了理想實驗法 | |
D. | 在探究加速度、力、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桿越來越容易斷 | B. | 桿越來越不容易斷 | ||
C. | 繩子越來越容易斷 | D. | 繩子越來越不容易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