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培養雜交瘤細胞獲得單克隆抗體的過程體現了動物細胞核的全能性 | |
B. | 將抗原注入小鼠體內,小鼠發生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也稱為單克隆抗體 | |
C. | 用滅活的仙臺病毒作誘導劑,得到兩兩融合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 | |
D. | 篩選獲得所需的雜交瘤細胞后,可在體內或體外培養,進而獲得單克隆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Ⅰ1×Ⅰ2→Ⅱ4和Ⅱ5,可推知此病為顯性遺傳病 | |
B. | 根據Ⅱ6與Ⅲ9或Ⅱ4與Ⅲ7的關系,即可推知該顯性致病 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 |
C. | Ⅰ2、Ⅱ5的基因型分別為AA、Aa | |
D. | Ⅱ3和Ⅱ4再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為$\frac{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男性的基因型為AaXbY | |
B. | 在形成此精原細胞的過程中不可能出現四分體 | |
C. | 該夫婦所生兒子的色盲基因一定來自于母親 | |
D. | 該夫婦再生一個表現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frac{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二上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秋•白城期末)如圖表示某種兔遷入新環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第3年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兔種群的密度,第一次捕獲50只全部標志后釋放,一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共捕獲未標志的60只,標志的20只.則下列數字最接近K值的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