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8.小李在野外被蛇咬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見到蛇時身體緊張發熱,只有甲狀腺激素起作用
B.見到蛇后躲避屬于條件反射
C.小李整個反應過程涉及的神經中樞只有大腦皮層
D.倘若是毒蛇,則需要立刻注射相應蛇毒抗原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7.當人吃了過咸的食物時,有關機體水分調節的順序正確的是
①大腦皮層興奮產生渴覺
②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③攝水量增加
④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⑤減少尿的排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右圖表示槍烏賊離體神經纖維在Na+濃度不同的兩種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電位變化情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曲線a代表低Na+海水中膜電位的變化
B.兩種海水中神經纖維的靜息電位不同,海水中Na+濃度高的靜息電位高
C.正常海水中神經纖維受刺激時,膜外Na+濃度高于膜內
D.低Na+海水中神經纖維靜息時,膜外Na+濃度低于膜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5.有關生物體對刺激做出反應的表述,錯誤的是
A.病毒感染→人體T細胞分泌特異性抗體→清除病毒
B.外界溫度降低→哺乳動物體溫調節中樞興奮→體溫穩定
C.攝入高糖食品→人體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
D.單側光照→植物體生長素重新分布→向光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將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戰栗
B.人進食后,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活動都增強,
C.垂體通過下丘腦分泌的相關激素調控甲狀腺、性腺等內分泌腺的活動
D.神經元受刺激產生的興奮,沿軸突傳遞給下一個細胞只能是單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很容易入人肺進入血液。PM2.5成為空氣污染指數重要標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A.顆粒物如有硅塵入肺可能會破壞吞噬細胞的溶酶體膜,釋放水解酶破壞細胞結構
B.過敏病人在PM2.5超標的空氣中會發病,是因為該顆粒中有相關的過敏原
C.PM2.5的顆粒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會導致其pH成酸性
D.PM2.5含量升高主要是人類活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血漿和細胞內液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成分/(mmol·L-1) | ① | ② | ③ |
Na+ | 142 | 147 | 10 |
K+ | 5.0 | 4.0 | 140 |
Ca2+ | 2.5 | 1.25 | 2.5 |
Mg2+ | 1.5 | 1.0 | 10.35 |
Cl- | 103.3 | 114.0 | 25 |
有機酸 | 6.0 | 7.5 | — |
蛋白質 | 16.0 | 1.0 | 47 |
A.③屬于細胞內液,因為其含有較多的蛋白質、K+等
B.①屬于血漿,②屬于組織液,①的蛋白質含量減少將導致②增多
C.肝細胞中的CO2從產生場所擴散到①至少需穿過6層磷脂分子層
D.②與③的成分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人體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現象屬于內環境穩態失調的是
A.寒冷時出現寒顫
B.因天氣炎熱中暑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細胞增殖和分化
D.口渴,排尿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40.【生物一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15分)
下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的簡明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生產單克隆抗體的基礎技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備單克隆抗體依據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小鼠制備甲型H1N1流感病毒單克隆抗體的過程中,需先給小鼠注射一種純化的H1N1流感病毒核衣殼蛋白,再從已免疫的小鼠脾臟中獲得____________________。在②過程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誘導融合。再經過篩選最終可獲得④,該細胞群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備單克隆抗體,可將④細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使其增殖,再從_______
__________中提取、純化獲得單克隆抗體。也可將④細胞置于培養液中進行體外培養,在培養液中通常需加入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4)通過上述方法得到的單克隆抗體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39.【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酒精濃度過高會抑制酵母菌的生長繁殖,影響酒精產量。為此,研究人員將酒精耐受基因轉入野生型酵母菌中,經篩選得到了耐高濃度酒精的酵母菌。過程如圖甲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篩選得到耐高濃度酒精酵母菌的技術是__________。②、③過程需要重復幾次,目的是__________。某同學嘗試過程③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后的菌落分布如圖乙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
(2)為證明分離純化得到的酵母菌能提高酒精產量,可將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耐高濃度酒精的酵母菌分別接種于含等量葡萄糖的A、B兩組發酵裝置中,在__________℃條件下__________(填“密閉”或“充氣”)培養。一段時間后取樣,用__________檢測,若實驗結果為__________,則說明耐高濃度酒精的酵母菌能提高酒精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