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鈴薯塊莖搗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檢測出蛋白質
B.先將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溫度條件下,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C.用黑藻葉片進行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會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D.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小動物豐富度時,可以用目測估計法統計各種群的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編碼酶X的基因中某個堿基被替換時,表達產物將變為酶Y。下表顯示了與酶X相比,酶Y可能出現的四種狀況,對這四種狀況出現的原因判斷正確的是
比較指標 | ① | ② | ③ | ④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酶Y氨基酸數目/酶X氨基酸數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狀況①一定是因為氨基酸序列沒有變化
B.狀況②一定是因為氨基酸間的肽鍵數減少了50%
C.狀況③可能是因為突變導致了終止密碼子位置變化
D.狀況④可能是因為突變導致tRNA的種類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態學相關概念的理解正確的是
A.某種群年初個體數為100,一年內新生個體20個,死亡個體10個,年末時個數為110,則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10%
B.某農場豐富植物資源為黑線姬鼠提供良好環境,鼠的大量繁殖引來鷹的捕食,黑線姬鼠種群數量的下降說明了該農場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C.科研人員在調查某河流污染情況時發現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個大腸桿菌,該結構不能反映出種群的空間特征
D.我國西南橫斷山區動植物物種豐富,其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是群落演替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類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圖所示,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甲、乙之間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長素
C.用NAA形成的無子果實屬于不可遺傳變異
D.甲、乙、丙在細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調節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回答下列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問題。
(1)圖甲中腎素是腎小球某些細胞分泌的一種酶,能將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原轉變成血管緊張素,血管緊張素能刺激腎上腺合成并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以促進腎小管對Na+的重吸收。
通過圖甲分析,臨床上若病人大量失血導致血壓下降,血液中血管緊張素含量將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病人會表現為血壓升高,原因是 ,導致血漿滲透壓升高,引起 含量升高,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最終導致血容量增加。
(2)正常人體內有一種由肥胖基因編碼的多肽類激素(瘦素),可參與糖、脂肪及能量代謝的調節,使體重減輕。瘦素受體基因突變導致體重 ,此時血漿中瘦素含量最可能 (偏高/偏低/正常)。實驗表明瘦素還能作用于下丘腦的相關神經元調節攝食行為,其作用過程如圖乙。圖中共有 條反射弧,若c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抑制,則突觸后膜接受這種遞質后的內外膜電位是 。
(3)環境激素是指由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而排放到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化學物質。研究表明環境激素可沿著 傳遞進入人體,被靶細胞接受后干擾精子生成,從而使人的生育能力降低。有的環境激素可使精子DNA分子發生斷裂和DNA片段丟失,使精子出現 (填變異類型),造成精子畸形率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圖甲為菠蘿葉肉細胞內的部分代謝示意圖,其以氣孔白天關閉,晚上開放的特殊方式適應干旱環境。
(1)圖甲所示,PEP、OAA、RuBP、PGA、C為菠蘿葉肉細胞內的部分相關代謝物質,能參與CO2固定的有 ,推測C是 。
(2)干旱條件下,菠蘿細胞白天產生CO2的具體部位是 ;菠蘿細胞夜間pH下降,原因是 (寫出2點)。
(3)以測定CO2吸收速率與釋放速率為指標,探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 | 5 | 10 | 20 | 25 | 30 | 35 |
光照條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 1 | 1.8 | 3.2 | 3.7 | 3.5 | 3 |
黑暗條件下CO2釋放速率/(mg﹒h-1) | 0.5 | 0.75 | 1 | 2.3 | 3 | 3.5 |
①溫度在25~30℃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總量逐漸 (增加/減少)。假設細胞呼吸晝夜不變,植物在30℃時,一晝夜中給植物光照14h,則一晝夜凈吸收CO2的量為 mg。
②將該植物置于較弱光照下一段時間后取其葉片進行色素分離,與適宜光照下分離的色素帶進行比較,發現弱光下濾紙條下端兩條色素帶明顯加寬,推測該植物可通過 以增強對弱光的適應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葉片呼吸作用強度比頂部葉片弱,其內部原因最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請根據下列圖表,回答有關種群和生態方面的問題。
(1)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變化,某同學按表甲所列條件進行了A、B、C、D 4組實驗,用1000mL錐形瓶作為培養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靜置培養,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定時用血球計數板計數。根據實驗結果繪出的酵母菌種群密度變化曲線如圖乙。圖乙中曲線①、②、③分別是甲中 組的結果。B組和A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B組 。該同學在某一時刻提取部分樣液,并將樣液稀釋5倍,采用血細胞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計數,觀察到的計數室中酵母菌細胞分布如圖丙,則此時該樣液的細胞密度為 個/mL。
(2)圖丁是某農田生態系統模式圖,數字代表能量數值,單位是J/(cm2·y)。該生態系統的成分中不屬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圖示的過程直接揭示了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 。
(3)若生產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y),則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能量是 J/(cm2·y)。此農田生態系統棄耕以后發生的演替是 ,在此過程中其恢復力穩定性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果蠅的體細胞中含有4對同源染色體。Ⅰ號染色體是性染色體,Ⅱ號染色體上有粉紅眼基因r,Ⅲ號染色體上有黑體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現有一雌性黑體粉紅眼短腿(eerrtt)果蠅與雄性純合野生型(顯性)果蠅雜交,再讓F1雄性個體進行測交,子代表現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狀表現與野生型的性狀表現相同)。
| 野生 型 | 只有 黑體 | 只有粉紅眼 | 只有 短腿 | 黑體粉紅眼 | 粉紅眼 短腿 | 黑體 短腿 | 黑體粉紅眼短腿 |
雄性 | 25 | 26 | 25 | 27 | 27 | 23 | 26 | 25 |
雌性 | 26 | 24 | 28 | 25 | 26 | 25 | 25 | 24 |
(1)果蠅的體色與眼色的遺傳符合孟德爾的 定律。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 號染色體上。若讓F1雌性個體進行測交,與上表比較,子代性狀及分離比 (會/不會)發生改變。
(2)任取兩只雌、雄果蠅雜交,如果子代中灰體(E)粉紅眼短腿個體的比例是3/16,則這兩只果蠅共有 種雜交組合(不考慮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組合分別是 。
(3)假如果蠅卷翅基因A是Ⅲ號染色體上的一個顯性突變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若卷翅基因A純合時致死,研究者又發現了Ⅲ號染色體上的另一純合致死基因B,從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蠅,其基因與染色體關系如圖甲。該品系的雌雄果蠅互交(不考慮交叉互換和基因突變),其子代中雜合子的概率是 ;子代與親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頻率 (上升/下降/不變)。
(4)欲檢測野生型果蠅的一條Ⅲ號染色體上是否出現決定新性狀的隱性突變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蠅,通過雜交實驗(不考慮其他變異)來完成:讓“平衡致死系”果蠅乙(♀)與待檢野生型果蠅丙(♂)雜交;從F1中選出卷翅果蠅,雌雄卷翅果蠅隨機交配;觀察統計F2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說明待檢野生型果蠅的Ⅲ號染色體上沒有決定新性狀的隱性突變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說明待檢野生型果蠅的Ⅲ號染色體上有決定新性狀的隱性突變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2分)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肥料,但是不經過細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繁多,同學們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此培養基能否用于植物組織培養? ,理由是 。
(2)培養基中氮源是 ,這種培養基在功能上屬于 培養基,目的是只允許能合成 的微生物生長,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長。
(3)欲從土壤中分離獲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 法進行接種。
(4)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中加入 ,使指示劑變紅色,而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方法是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三診斷性測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科學家將魚抗凍蛋白基因轉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下圖一是轉基因抗凍番茄培育過程的示意圖,圖二為質粒限制酶酶切圖譜。魚的抗凍蛋白基因不含圖中限制酶識別序列,Ampr為抗氨芐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轉基因抗凍番茄培育過程中的相關步驟,Ⅰ、Ⅱ表示相關結構或細胞。請據圖作答:
(1)獲取魚的抗凍蛋白基因途徑主要有 。為了在番茄中獲得抗凍蛋白必須將抗凍蛋白基因連接在質粒中的 之后 。圖中③、④依次表示組織培養過程中番茄組織細胞的 過程。
(2)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可用一種或者多種限制酶進行切割。該酶的特點 。在此實例中,應該選用限制酶 切割。
(3)要利用培養基篩選出已導入含魚的抗凍蛋白基因的番茄細胞,應使基因表達載體Ⅰ中含有 作為標記基因。
(4)研究人員通常采用 法將魚抗凍蛋白基因導入番茄細胞內。通常采用 技術,在分子水平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形成了相應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