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萬州區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原產于蘇格蘭的一種折耳貓,耳朵整齊地扣在頭上,外觀可愛迷人。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折耳貓是XY型二倍體生物,當折耳貓細胞中存在兩條或兩條以上 x 染色體時,只有1條 X染色體上的基因能表達,其余X染色體高度螺旋化成為巴氏小體,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上的基因會由于 過程受阻而不能表達。同一個體不同細胞,失活的x染色體可來源于不同的親本。控制折耳貓毛皮顏色的基因(A控制橙色、a控制黑色)位于X染色體上,現有一只橙黑相間的雄性折耳貓,將其體細胞用 染色后,制成裝片,在顯微鏡察到體細胞核中有一個巴氏小體,則該雄折耳貓的基因型為 。
(2)折耳貓正常日活動節律是以24小時為一個周期,是由per基因控制的。當該基因突變為perl基因時,節律延長為29小時(長節律);突變為perS基因時,節律縮短為 19 小時(短節律);突變為perO基因時,折耳貓表現為無節律。現有三組交配實驗,每組均是正常折耳貓和長節律折耳貓各一只交配。A組子代雌雄均為正常節律 ,B組子代雌性均為正常節律,雌性均為長節律,C組子代雌雄均為一半正常節律,一半長節律。
①per基因可以突變為擊 perl、perS、perO基因,這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 特點。
②per基因不僅控制日活動節律,還影響雄性折耳貓的求偶行為,這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 。
③B 組中的親代正常節律折耳貓性別為 。
(3)下圖為折耳貓某基因的部分片段,若圖中a點堿基對變為,b點堿基對變為
,c點堿基對變為
。則其中 點的變化對生物性狀表現無影響,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萬州區高三一診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4分)胰島B細胞移植是一種有效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利用小鼠再生胰腺提取物(RPE)可定向誘導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hAMSCs)分化成胰島B細胞。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取人羊膜組織刮除血塊、上皮細胞,沖洗后剪碎,然后用 酶處理,最終制成hAMSCs懸液。將細胞懸液放人培養瓶中進行原代培養,當細胞貼壁生長到一定階段時,出現 現象,此時細胞停止分裂增殖,這時需要將細胞進行相關處理,然后進行傳代培養。
(2)取傳至第3代的hAMSCs放入細胞培養板,同時加入RPE進行誘導分化培養。該代hAMSCs能保持細正常的 。誘導分化培養15天后,提取細胞的 ,用胰島素基因探針進行分子雜交,可初步檢測hAMSCs是否分化成胰島B細胞。
(3)用人的雜交瘤細胞來生產人源單克隆抗體難以成功,因此單克隆抗體大都來自鼠源。但鼠源單抗在人體內使用時,會產生較強的免疫原性,為解決這一問題,發明了嵌合抗體。大致過程如下圖所示:
嵌合抗體能降低鼠源抗體的免疫原性,從上圖中可以推測,免疫原性的產生主要與抗體的 (選填“v區 "、“c區 ")有關。嵌合抗體的生產屬于 工程范疇。
(4)科學家們用細胞融合實驗證明,分化的細胞中存在“閑置不用 " 的結構基因。他們把大鼠肝腫瘤細胞和小鼠成纖維細胞融合成雜交瘤細胞,篩選出含有兩套肝細胞染色體和一套成纖維細胞染色體的細胞。這些細胞既保持了合成大鼠肝細胞 3種特異蛋白的能力,也合成了小鼠肝細胞這3種蛋白,但是在正常的小鼠成纖維細胞中從不合成這些。由此可見,融合實驗證明了小鼠成纖維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抗體、激素、神經遞質、酶發揮一次作用后都將失去生物活性
B.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成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C.藍藻和綠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故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
D.細菌代謝速率極快,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為酶提供了附著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穩態調節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只能反饋抑制垂體的活動
B.興奮在沿反射弧的傳導過程中不涉及細胞外液
C.腎小管上皮細胞有與抗利尿激素特異性結合的糖蛋白
D.下丘腦受損后,人體的體溫和血糖調節能力都將完全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H標記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養基中培養。若秋水仙素對細胞連續發揮作用,則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但不影響著絲點的正常分裂
B.通過對細胞中不含單體時的染色體計數,可推測DNA復制的次數
C.通過檢測DNA鏈上3H標記出現的情況,可推測DNA的復制方式
D.細胞中DNA第二次復制完成時,每條染色體的單體均帶有3H標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遺傳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基因突變
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現AA、Aa和aa是基因重組的結果
C.三倍體西瓜不育,其變異也不能遺傳給后代
D.人胰島素由兩條肽鏈構成,這兩條肽鏈是分別以胰島素基因的兩條鏈為模板轉錄翻譯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沉默是指生物體中特定基因由于種種原因不表達。某研究小組發現染色體上抑癌基因鄰近的基因能指導合成反義RNA,反義RNA可以與抑癌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形成雜交分子,從而阻斷抑癌基因的表達,使細胞易于癌變,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鄰近基因指導合成的反義RNA是通過逆轉錄過程
B.與完成過程Ⅱ直接有關的RNA有兩種,即mRNA、rRNA
C.與鄰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組成圖中雜交分子的堿基有A、G、C、T、U五種
D.細胞中若出現了雜交分子,則抑癌基因沉默,此時過程Ⅱ被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華南沿海發現了兩個牡蠣未定種,結合線粒體和基因組分析,命名其中一種為電白牡蠣,電白牡蠣無閉殼肌痕。而分布在遼寧的長牡蠣,它的閉殼肌痕很大。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調查牡蠣的種群密度采用樣方法
B.電白牡蠣與長牡蠣由于存在地理隔離而存在生殖隔離
C.兩種牡蠣形態上的差異說明二者基因庫不全相同
D.電白牡蠣出現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研究人員利用密閉玻璃容器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下面兩個圖是在溫度適宜、CO2濃度為0.03%的條件下測得的相關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葉綠體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這些色素吸收光能的兩個用途是 。
(2)圖甲中a點時葉肉細胞中產生ATP的場所是 ,若在CO2濃度為1%條件下進行實驗,則圖甲中曲線與橫坐標的交點(b)位置移動情況是 。
(3)得到圖乙曲線的實驗中,給植株光照時間共有 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強度一定保持不變的時間段有 (用字母回答),限制EF段的主要環境因素為 。當圖中S1、S2和S3的面積關系為 時,說明實驗結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4)在圖甲實驗的環境條件下,若每天光照8小時,則平均光照強度至少要大于 klx時,植株才能夠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每空1分)右圖表示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三大系統相互調節的部分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神經末梢可通過 直接調節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
(2)T細胞活性下降,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3)維持機體穩態離不開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動物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途徑主要有兩種。途徑一:通過信息分子,如 (最少兩項)等,在體液中運輸并作用于靶細胞來實現信息交流,途徑二:吞噬細胞與T細胞之間是通過 實現信息交流。
(4)手術中,為了不產生痛覺,常施用藥物麻醉,以阻斷信息的傳遞。請問小手術的局部麻醉,藥物作用于反射弧的部位(環節)是 。
(5)有科研人員利用免疫調節原理將毒性弱的霍亂菌苗注入正常小鼠體內,作為______ 起作用,使其體內產生了相應的免疫活性物質,該過程會出現上圖 (填A或B)所示的現象。
(6)向(5)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極強的霍亂弧菌制劑后小鼠沒有發病,則在此免疫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異性細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