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圖1中染色體復制在a階段完成,中心體則在b時期完成復制 |
B、圖2中的溫度在b時淀粉酶在高溫下因肽鍵斷裂導致其結構改變,活性降低 |
C、圖3中bc段和de段的變化都會引起C3含量的下降 |
D、圖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是相同的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F2表現(xiàn)出高莖:矮莖=3:1,直接證明了F1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和數量關系 |
B、F2表現(xiàn)出高莖:矮莖=3:1,間接證明了F1產生的配子的種類和數量關系 |
C、F2表現(xiàn)出高莖:矮莖=3:1,直接證明了F1產生的配子與配子結合的種類和數量關系 |
D、F2表現(xiàn)出高莖:矮莖=3:1,間接證明了F1產生的配子與配子結合的種類和數量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有絲分裂觀察:解離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觀察 |
B、脂肪鑒定:切取花生子葉薄片→染片→洗去浮色→制片→觀察 |
C、質壁分離觀察: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制片→觀察→滴加蔗糖溶液→觀察 |
D、葉綠體觀察:取黑藻小葉→制片→觀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1中Ⅰ側為細胞膜內側,Ⅱ側為細胞膜外側 |
B、脂質分子可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與圖1中A密切相關 |
C、圖2中E為突觸后膜,F(xiàn)為突觸前膜,C物質被釋放出來依靠胞吐轉運 |
D、圖2中C的名稱為神經遞質,C與D結合后,突觸后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變?yōu)橥庳搩日?/spa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基因突變在光鏡下看不見,而大多數染色體變異光鏡下是可見的 |
B、染色體變異是定向的,而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
C、基因突變可產生新的基因而染色體變異不能 |
D、基因突變一般是微小突變,其遺傳效應小;而染色體結構變異是較大的變異,遺傳效應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吞噬細胞發(fā)揮作用時,必須有抗體的參與 |
B、T細胞可以與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細胞密切接觸,使抗原裂解死亡 |
C、病毒侵入人體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可產生漿細胞和效應T細胞 |
D、記憶細胞可與再次入侵的病原體結合,從而直接抑制病原體的繁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亞硫酸氫鈉濃度(ppm)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玉米(斤/畝) | 600 | 650 | 690 | 720 | 750 | 780 | 790 | 800 |
大豆(斤/畝) | 500 | 530 | 560 | 590 | 600 | 630 | 610 | 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