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三項 | B. | 四項 | C. | 五項 | D. | 六項 |
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人們發現的植物激素有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等.
2、五類植物激素的比較
名稱 | 合成部位 | 存在較多的部位 | 功能 |
生長素 | 幼嫩的芽、葉、發育中的種子 | 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 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
赤霉素 | 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 | 普遍存在于植物體內 | 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進種子萌發和果實發育 |
細胞分裂素 | 主要是根尖 | 細胞分裂的部位 | 促進細胞分裂 |
脫落酸 | 根冠、萎蔫的葉片 | 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 | 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
乙烯 | 植物的各個部位 | 成熟的果實中較多 | 促進果實成熟 |
解答 解:①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部位產生的,而不是由腺體分泌的,①錯誤;
②只有生長素具有極性運輸的特點,生長素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因此缺乏氧氣會影響植物體內生長素的極性運輸,②正確;
③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但不能促進果實的發育,③錯誤;
④植物激素能夠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④正確;
⑤植物橫放狀態下莖的彎曲生長只體現了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沒有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⑤錯誤;
⑥植物激素的形成可體現基因對生物性狀的間接控制,⑥正確;
⑦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未授粉的番茄的花就可得到無子番茄,⑦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植物激素的概念、種類及作用,掌握生長素作用兩重性的含義及實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敘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和“丙→丁”過程主要發生在細胞核中;大腸桿菌細胞中不能進行這兩個過程 | |
B. | 能進行“乙→甲”過程的生物的核酸中含有4種堿基 | |
C. | 假如丙所表示的分子含有200個堿基,其中胞嘧啶60個,且堿基可以任意排列,則理論上該分子有4100種 | |
D. | 乙中共顯示2個密碼子,能特異性識別密碼子的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與乙的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過程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 |
B. | “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成對存在,配子中遺傳因子成單存在”屬于演繹的內容 | |
C. | 豌豆為閉花傳粉植物,在雜交時應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處理等 | |
D. | 雜交實驗過程運用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矮莖(♂)和矮莖(♀)×高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 |
B. | 合成ATP需要的能量可以來自細胞內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的過程 | |
C. | 在平靜和劇烈運動狀態下,細胞內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動態平衡 | |
D. | 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和2個磷酸基團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巨噬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 |
B. | B淋巴細胞不參與上述免疫過程 | |
C. | 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使靶細胞凋亡 | |
D. | 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能直接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內的個體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 |
B. | 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
C. | 種群的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
D. | 種群的J型增長僅決定于種群的內在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曲線只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同源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 | |
B. | 在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可導致Y染色體攜帶血友病基因 | |
C. | FG時期,細胞可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 |
D. | HI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一定是體細胞的一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新生成的肽鏈中有5個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個羧基在R基上 | |
B. | 該肽水解得到的4條多肽鏈比原60肽肽鍵數目減少8個 | |
C. | 若將得到的5個氨基酸縮合成5肽,則有5種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 |
D. | 該肽水解得到的幾種有機物比原60肽增加了4個氧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讓其去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組成結構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為
A.可在外殼中找到15N、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
C.可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在外殼中找到15N、32P、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