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含有 1 對同源染色體、其DNA 分子都已用32P 標記的精原細胞,在只供給含31P 的原料中先進行一次有絲分裂,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再各自進行減數分裂。則最終所產生的8個精子中,含31P和32P標記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別是( )
A.50%、25% | B.100%、25% |
C.100%、50% | D.75%、25%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薇甘菊入侵是破壞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 |
B.薇甘菊與被其覆蓋的綠色植物間是競爭關系 |
C.薇甘菊在原產地沒有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
D.薇甘菊泛濫是脫離原產地后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顯示某一規模農場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種豐富度變化的數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100年中生物的多樣性不斷降低 |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種類增多,群落結構趨于簡單 |
C.1950年時,農場中的生物群落沒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
D.農作物逐漸在選擇中占據優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中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數量變化關系的示意圖(圖中不同陰影的面積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個體數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所含的食物鏈為捕食食物鏈 |
B.這些生物的種群數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 |
C.旅鼠的種群數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調節的 |
D.旅鼠的天敵、植物、旅鼠之間的數量變化是一種正反饋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人體內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①②過程的場所分別是細胞核、核糖體 |
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紅蛋白分子結構的改變 |
C.人體衰老引起白發的主要原因是圖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下降 |
D.該圖反映了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真核細胞DNA復制和轉錄這兩種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兩種過程都可在細胞核中發生 |
B.兩種過程都有酶參與反應 |
C.兩種過程都以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 |
D.兩種過程都以DNA為模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大腸桿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過合成β半乳糖苷酶將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將大腸桿菌培養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養基中,測定其細胞總數及細胞內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變化(如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
A.0~50 min,細胞內無β![]() |
B.50~100 min,細胞內無分解葡萄糖的酶 |
C.培養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時存在時,β![]() |
D.培養基中葡萄糖缺乏時,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雙鏈DNA分子含有400個堿基,其中一條鏈上A∶T∶G∶C=1∶2∶3∶4。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該DNA分子的一個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子代性狀的改變 |
B.該DNA分子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20個 |
C.該DNA分子中4種堿基的比例為A∶T∶G∶C=3∶3∶7∶7 個,B錯誤。該DNA分子中有200對堿基,因此堿基對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D正確。 |
D.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染色體平衡易位是指兩條染色體發生斷裂后相互交換,僅有位置的改變,沒有染色體片段的增減。這種易位造成了染色體遺傳物質的“內部搬家”,所以平衡易位患者的外貌、智力和發育等通常都是正常的。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染色體平衡易位屬于基因重組 |
B.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染色體平衡易位 |
C.染色體平衡易位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排列順序改變 |
D.平衡易位攜帶者與正常人婚配,子代全部正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